相信看過電視劇的朋友都知道,黃酒這種酒類對于大家都不會陌生,而在江浙地區盛產諸如此類的黃酒,統稱江南黃酒,聚會是人類交際之中常見的一種形式,而聚會自然少不了酒的參與,俗話講,一杯酒一個朋友也是并非不無道理的,不過隨著這種交際形式的增多,尤其在國內,衍生成勸酒和灌酒的形式,酒品之中本身含有大量酒精,酒精過多對人體也有一定的損害,因而健康飲酒又重新被提及,健康飲酒自然少不了黃酒,而黃酒當屬江南黃酒廣為流傳。
黃酒原產中國浙江、湖北房縣、江蘇南通地區,是一種以稻米為原料釀制成的糧食酒,不同于白酒,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于百分之二十。制作工藝是將稻米煮熟后加麥曲(曲)和酵母,經過前、后發酵兩道工序后,壓榨制成成品。明清兩代的禁酒令即針對耗費主要糧食的黃酒,僅允許私釀自用而不許市坊買賣作為飲用酒,清康乾禁酒前統計每年釀制酒耗費的糧食超過三千萬石,相當日本同期的總石高,一般只要是稻米釀制的酒類即可稱之為黃酒。
黃酒也經常用于烹飪料理,往往可以去除腥味,增加菜肴的香味。在中國料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麻油雞、四神湯及姜母鴨等料理都需要米酒來調味。酵是生產黃酒的關鍵,醪液的發酵,利用控制溫度、通氣量調節各種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防止醪液變酸是關鍵。糖化、發酵同時進行,不形成高濃度的糖,緩和對酵母的損害,曲、米飯等促進酵母的增殖、發酵,米中的蛋白質、維生素B利于除去高級醇等有害副產物;長時間的15℃后發酵,能產生18~20%的酒精。水是重要原料之一,傳統法生產紹興酒還使用一部份浸糯米產生的酸水(漿水)調節酒醪的酸度,補充酵母需要的營養、生長素,增加酒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