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自然界中,很多的植物之間是有許多的相似之處的,只有當我們分辨出了它們之間細小的區別的時候,我們才真正的認識了這些植物,你對于佛甲草與安息香有過了解嗎?你知道佛甲草與安息香的區別嗎?佛甲草,中國云南、四川、貴州、廣東、湖南、湖北、甘肅、陜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生于低山或平地草坡上,日本也有,全草藥用,有清熱解毒、散消腫、止血之效,安息香原產于中亞古安息國、龜茲國、阿拉伯半島及伊朗高原,唐宋時因以舊名,《酉陽雜俎》載安息香出波斯國,作藥材用,《新修本草》曰:“安息香,味辛,香、平、無毒,主心腹惡氣鬼,西戎似松脂,黃黑各為塊,新者亦柔韌”。
安息香為球形顆粒壓結成的團塊,大小不等,外面紅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黃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樣顆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溫下,質脆,加熱即軟化。氣芳香、味微辛。安息香有泰國安息香與蘇門答臘安息香兩種。中國進口商品主要為泰國安息香,分有水安息、旱安息、白膠香等規格。安息香與麝香、蘇合香均有開竅作用,均可治療猝然昏厥,牙關緊閉等閉脫之證,但其芳香開竅之力有強、弱之不同,麝香作用最強,安息香、蘇合香開竅之功相似,而麝香兼有行氣通絡,消腫止痛之功,安息香兼可行氣活血,又可用于心腹疼痛,產后血暈之癥。
佛甲草適應性極強,不擇土壤,可以生長在較薄的基質上,其耐干旱能力極強,耐寒力亦較強。夏天屋頂溫度高達50-55℃、連續20天不下雨,該草,也不會死亡,在中國北方栽培,春、夏、秋三季長勢都很好,在嚴寒期地上部莖葉凍枯,處于休眠期,翌年土壤解凍即萌發新芽,早春,即能覆蓋地面。佛甲草甘、微酸,涼。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止痛,退黃。用于咽痛,肝炎、癰腫瘡毒,毒蛇咬傷,纏腰火丹,燒、燙傷。
對于佛甲草與安息香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你應該能夠分辨的出這兩了吧,佛甲草與安息香同為景天科植物,兩者均為三葉輪生,十分相似。但兩者在形態上仍可區別,簡單鑒別方法是佛甲草葉片較狹小,安息香葉片較寬大。同時功用主治上也有顯著區別。有趣的是它們的地方名與唇形科植物“半枝蓮”(也稱并頭草)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