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離開了母體的胎盤是一種既神奇又難得的物品。有人說它是高級滋補品,能治百病,相關的專家提出,只有吃對了才會發揮相應的營養。那么胎盤怎么吃才會有營養呢?我們來看下面的介紹。
胎盤的營養價值
胎盤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激素和各種酶,具有溫腎、益精、補氣、養血等功效。但胎盤中含有的多種激素和一些活性物質,只對孕婦本身具有促進乳腺、子宮、卵巢發育,以及增強機體抵抗力及抗過敏作用。另外胎盤能夠益氣養血,補腎益精。對虛喘勞嗽、氣虛無力、血虛面黃、不孕少乳等癥狀都有療效。
胎盤怎么吃
1、燉胎盤
據說這樣燉湯的營養價值很高,不過這對進食者的心理素質是個挑戰。將胎盤洗凈、切塊,加紅棗、冰糖、蓮米等燉湯煮熟服食,也有加入肉類、雞鴨等一起燉。
2、做成肉餡
最普遍的吃法,是將胎盤和豬肉一起絞做成肉餡、餃子餡等,這樣進食可以減輕進食者的心理負擔,不會感覺難以下咽。
3、研磨成粉制成膠囊
洗凈胎盤,烘干后研成粉末,裝入膠囊中吞服。但目前我國尚無制造胎盤膠囊的藥廠,市面上大多數胎盤膠囊都是家庭作坊制作的,無法保證進食衛生。
4、熬膏
將胎盤洗凈、切碎,再按進補之不同加入其它中藥一起熬膏服食。
5、研粉
將胎盤烘干研粉,裝入膠囊中或調入面粉、奶粉,稀粥中煮食,每次5-10克,每日l一2次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