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腦主要成分
為純粹的右旋樟腦(d-Camphora), 是莰類化合物.
物理化學性質 CAS號 76-22-2
EINECS號 200-945-0
分子式 C10H16O
分子量 152.23
InChI InChI=1/C10H16O/c1-9(2)7-4-5-10(9,3)8(11)6-7/h7H,4-6H2,1-3H3
熔點 179℃
密度 相對密度(水=1)0.99
沸點 204℃
閃點 64℃
水溶性 0.12 g/100 mL (25℃)
化學名:1,7,7-三甲基二環[2.2.1]庚烷-2-酮;(1R,4R)-1,7,7-三甲基二環[2.2.1]庚烷-2-酮[1]
1.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樟腦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且對于高級中樞尤為顯著, 大量作用于大腦皮層運動區及腦干, 引起癲癇樣驚厥.一般劑量的樟腦對呼吸中樞無明顯作用, 在呼吸極度抑制的情況下可看到一些興奮, 主要是由于皮下注射時刺激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性興奮.對血管運動中樞, 只有在其機能極度低下時, 方見有興奮作用, 內臟血管收縮而皮膚血管舒張, 血壓上升.
2.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對此作用報道不一.有人認為樟腦制劑對正常心肌無作用, 高濃度反抑制之.在離體心臟上, 只有造成衰竭時, 方見有興奮作用.也可通過作用于血管運動中樞而使血壓上升.故認為對循環性虛脫或急性心功能衰竭有效.但也有對此持懷疑或否定態度的報告.
樟腦在動物體內的一種水溶性代謝產物——氧化樟腦(Oxacamphora), 具有明顯的強心、升壓和興奮呼吸的作用.
3. 局部作用 樟腦涂于皮膚有溫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發赤作用.能刺激冷覺感受器而有清涼感, 可止癢止痛, 有輕度的局部麻醉作用.對胃腸道也有刺激作用, 使胃腸溫暖舒適, 但大量則產生惡心嘔吐.
4. 抗真菌作用 體外實驗對羊毛樣小孢子菌、紅色毛癬菌有強烈抑制作用, 能完全抑制其在平皿中的生長.
口服樟腦有驅風及輕微的祛痰作用.
藥理作用
1.局部作用:樟腦涂于皮膚有溫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發赤作用;輕涂則類似薄荷,有清涼感,此乃由于刺激冷覺感受器的作用。它還有輕度的局部麻醉作用。對于胃腸道粘膜,樟腦有刺激作用,使胃部感到溫暖及舒適,大量則能產生惡心及嘔吐。臨床上用樟腦擦劑有鎮痛、止癢作用。口服有驅風作用以及輕微的祛痰作用。
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樟腦的全身作用主要是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對于高級中樞尤為顯著,大量作用于大腦皮層運動區及腦干,引起癲癇樣驚厥。一般劑量的樟腦對呼吸無明顯作用,在極度抑制情況下,可看到一些呼吸的興奮,主要是由于皮下注射時刺激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性興奮。
3.對循環系統的作用:樟腦制劑曾一度廣泛匝用為強心藥,但各家報告結果很不一致,迄無定論。它無洋地黃或腎上腺素樣作用。對正常心肌無作用,高濃度反抑制之。在離體心臟上,只有在造成衰竭時,方見有興奮作用。對血管運動中極,只有在其機能極度低下時,方見有興奮作用,內臟血管收縮而皮膚血管舒張,血壓上升。故認為對循環性虛脫或急性心功能衰竭者有效;但也有入對其療效持懷疑或否定態度。有人報告,樟腦在動物體內的一個水溶性代謝產物--氧化樟腦,具有明顯的強心、升壓和興奮呼吸的作用,商品名維他康復(Vitaeamphor)。4.體內過程:樟腦經粘膜、皮下、肌肉皆易吸收。口服吸收也快。在肝中解毒頗迅速,氧化成樟腦醇,再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而由尿中排出。樟腦1:25000濃度,能完全解除氨甲酰膽堿(1:600萬)對離體兔腸的痙攣作用;給予小鼠100mg/kg,能加劇檳榔堿所致的震顫;50mg/kg,可防止菸堿(20mg/kg)的痙攣作用。樟腦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但對呼吸中樞無選擇性,中毒劑量則引起驚厥,少量口服在胃內可產生溫暖舒適感,大劑量口服則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惡心、嘔吐;在皮膚上揉擦可引起發紅,產具有輕微的局麻作用,涂于皮膚具有麻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