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別名竹(《詩經》),萹竹(《本經》),萹茿(《說文》),畜辯、萹蔓(《吳普本草》),扁蓄(《局方》),地萹蓄、編竹(《履巉巖本草》),扁畜(《救荒本草》),粉節草、道生草(《綱目》),扁竹(《本草崇原》),扁竹蓼、烏蓼(《中國藥植志》),大蓄片(《南京民間藥草》),野鐵掃把、路柳、疳積藥(《貴州民間方藥集》),斑鳩臺(《安徽藥材》),螞蟻草、豬圈草、桌面草、路邊草、七星草、鐵片草、竹節草(《江蘇植藥志》),扁豬牙(《東北藥植志》),殘竹草(《滇南本草》整理本)。
萹蓄為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芒種至小暑間,莖葉生長茂盛時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曬干。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莖匍匐或斜上,基部分枝甚多,具明顯的節及縱溝紋;幼枝上微有棱角。葉互生;葉柄短,約2~3毫米,亦有近于無柄者;葉片披針形至橢圓形,長5~16毫米,寬1.5~5毫米,先端鈍或尖,基部楔形,全緣,綠色,兩面無毛;托鞘膜質,抱莖,下部綠色,上部透明無色,具明顯脈紋,其上之多數平行脈常伸出成絲狀裂片。花6~10朵簇生于葉腋;花梗短;苞片及小苞片均為白色透明膜質;花被綠色,5深裂,具白色邊緣,結果后,邊緣變為粉紅色;雄蕊通常8枚,花絲短;子房長方形,花柱短,柱頭3枚。瘦果包圍于宿存花被內,僅頂端小部分外露,卵形,具3棱,長2~3毫米,黑褐色,具細紋及小點。花期6~8月。果期9~10月。萹蓄的藥理作用如下。
1.利尿作用中醫認為扁蓄能利小便,治五淋白濁。實驗證明,扁蓄有利尿作用,煎劑20g/kg給大鼠灌喂,可使尿量、鈉和鉀排出增加,其灰分亦有同樣作用,有入認為其利尿成分為其中的鉀鹽,也有人認為是扁蓄甙。
2.抗菌作用濃度為25%的全草煎劑對福氏痢疾桿菌和宋內氏痢疾桿菌皆有抑制作用。1:10濃度的煎劑對須瘡癬菌、毛羊狀小芽胞菌有抑制作用。40%水煎劑對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3.降壓作用扁蓄水及乙醇提取物靜脈注射,對貓、兔和狗均有降壓作用。
4.對子宮的作用和止血作用扁蓄水及乙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和使子宮張力增高的作用。可用作流產及分娩后子宮出血的止血劑。
5.其它作用增強呼吸運動的幅度及肺換氣量,有輕度收斂作用,可作創傷用藥。扁蓄甙對大鼠、犬有利尿作用。給犬靜脈注射半數有效量(2.57-4.26mg/kg),可使膽鹽的排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