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摘要】 目的 探討Orem自理理論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康復中患者應用的可行性,為患者掌握更好的自我護理技巧提供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選擇2001年6月~2005年6月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4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2例,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指導,幫助患者自行制定康復訓練計劃,然后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效果比較。結果 運用Orem自理理論進行指導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明顯增強,疼痛時間縮短,離床鍛煉時間提前,并發癥減少。結論 自我護理的方法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康復中應用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 自理理論;全髖關節置換術;康復;自我護理
康復醫學的發展,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對患病和損傷的機體不僅僅是消除病因,治愈創傷,而應該注意提高其活動功能,改善自理能力,重新參加社會生活。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由于肢體功能活動受限,不同程度影響其生活和社會活動能力。Orem自理理論認為:人具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權利和義務,并且通過學習達到自理的需要。當患者有能力滿足治療性需要,但需要一些指導時,護理人員應使用支持教育系統來滿足患者的需要[1]。如何運用自理理論最大限度地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有效地進行康復訓練,使之達到最佳效果是本文所研究的重點。
1 臨床資料
選擇2001年6月~2005年6月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4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2例。觀察組: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齡59.2歲;對照組: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齡56.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 方法
2.1 問卷調查 由筆者向觀察組的患者發放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家庭狀況),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術前術后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及康復訓練的具體措施,需要哪些護理幫助等。
2.2 問卷分析 筆者通過收集資料確定患者存在哪些方面的自理缺陷以及引起的自理缺陷的原因來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要,根據患者的自理需要的護理能力,在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和支持教育系統中選擇恰當的護理系統,并結合患者治療性自理需求的內容制定出詳細的護理計劃,以達到恢復和促進健康,增強自理能力的目的。
2.3 具體方法 由筆者對患者進行自理理論的指導,講解自理的意義、目的,在康復訓練過程中患者和醫務人員應承擔的責任,分析其可行性。同時,消除患者在康復訓練中的一些顧慮和存在的心理問題,如害怕疼痛和擔心假體脫位而拒絕運動等。
3 結果
3.1 運用Orem自理理論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教育前后調查 見表1。
表1 對觀察組患者行疾病相關知識教育前后調查表 (略)
3.2 兩組患者術后一般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一般情況比較 略
較好的自理能力是指術后6h即可自行患肢肌肉收縮運動,術后第一天可部分生活自理,包括洗臉、梳頭、更衣、進食等。
3.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略)
4 討論
Orem自理理論共分為三個部分:自理理論、自理缺陷、護理系統理論,并根據患者的自理狀況而規劃了三個護理系統,即完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和輔助教育系統。在護理系統理論中,它明確了護理人員和患者應承擔的角色和功能[1],Orem認為:人是一個具有不同自我照顧能力的整體,同時人的自理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學到的,它認為護理是為預防和克服自理缺陷或為不能自理的人提供的治療性自理幫助,本質是自理,只有當個體自理的能力受限或缺失時才由別人給予幫助,運用Orem的自理理論在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康復中,有如下作用。
4.1 自我護理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具有特殊意義 為了達到康復訓練的最佳效果,筆者對患者進行專門全程指導,讓對康復訓練有疑慮的患者明白,保持肢體于僵硬狀態只會加重疼痛,而且肌肉的低氧狀態反而會導致肌肉痙攣[2],支撐抬臀運動可以保證手術后足夠的肌肉張力,降低術后髂關節脫位的發生率[3]。同時教會患者對自我自理缺陷的評估,傳授自理知識,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掌握自我護理的技巧,從而減輕其身心壓力,使其盡早回歸家庭及社會,提高生命質量。
4.2 有效地幫助患者評估自理缺陷,有利于幫助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護理計劃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將資料按照一般資料,一般的自理需求,與健康有關的自理需求分成不同的類別,分析資料中的自理缺陷,然后與患者面對面地進行交流,找出影響患者有效進行自我管理的相關因素,如:角色過于強化而完全依賴于護士和家屬,康復指導知識過于抽象,實施不到位等。通過個別指導的方式,聯系實際告知患者自理的本質、意義、可行性,對存在的自理缺陷,提出改進的建議。
4.3 調動患者及家屬的積極性,密切了護患關系 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重視對患者的反饋,了解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成績,在實施期間,患者和護士聯系增多,我們始終將“自理”的理念放在核心位置,牢記護士的責任是幫助而不是代替,通過各種方式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告訴患者他自己完全有能力實現有效的康復訓練,能夠通過努力達到最佳的康復效果。
4.4 康復效果較好,有效地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從表1、表2、表3可以看出,通過收集患者有關資料,對患者行疾病相關知識教育,可正確判斷患者的自理缺陷、自理能力,并靈活運用三種護理系統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務,調動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患者掌握了較多的自我護理技能,有效地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疼痛時間縮短,離床鍛煉時間提前。
應用Orem的自理理論,重視了患者的主動參與,提高了患者對自己關心,且自身有能力去做的事情的興趣,增強了治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護理的能力。觀察組患者明確表示:有信心有決心去做好出院后的康復鍛煉及日常生活自理。
【參與文獻】
1 潘孟昭.護理學導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48-50.
2 過邦輔.臨床骨科康復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250.
3 王建華,吳岳嵩,徐衛東,等.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髖關節脫位的防治策略.中華骨科雜志,2000,20(4):214.
作者單位: 414000 湖南岳陽,岳陽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