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4日電(肖寒)國際疼痛學會將每年10月的第三個周一設立為“世界鎮痛日”,今年的主題為“全球預防疼痛年”。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疼痛、認識疼痛,遠離疼痛困擾,13日,2019年世界鎮痛日·中國鎮痛周主題活動新聞發布會在中日友好醫院舉行。
目前,中國有一億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專家介紹,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易引發一系列嚴重問題,如焦慮、失眠、憂郁甚至自殺傾向,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此次舉辦的世界鎮痛日·中國鎮痛周主題活動將促進人們對疼痛危害的認識,提升慢性疼痛的預防和治療水平,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保駕護航。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說,我國預防疼痛的重點在于基層,在當前醫改新形勢下,應在國家層面提升預防和治療慢性疼痛的水平。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明確要求以學科建設為抓手,建立分工協作機制,促進分級診療。引導醫療聯合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在這方面,疼痛學科走在了醫療行業的前列。2016年,疼痛專科醫聯體的成立,有效地促進了基層醫院對疼痛性疾病診療水平的同質化,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張宗久說。
國家衛健委科教司副司長陳昕煜指出,人才培養是一個學科的生命線,也是“全球預防疼痛年”的主要工作。疼痛學科要立足基層,積極推進住院醫師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努力提升基層醫生的診療能力。
近年來,已有愈來愈多的新興治療方案和技術應用于疼痛治療。中日醫院疼痛科主任樊碧發說,疼痛學科不僅僅與其他醫學學科相結合,還必須融合理工學科的相關技術。醫工融合是搭建融通智慧、共謀共贏的交流平臺。通過醫工融合能夠將多方優勢緊密結合,圍繞創新性藥物研發、智能制造等核心技術,將臨床醫學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打通成果轉化通道,為廣大患者服務。
據悉,本次活動將開展包括醫改新形勢下疼痛學科發展論壇、疼痛專科醫聯體大會、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藥物治療專家共識巡講、疼痛護理等學術活動。會上正式啟動了智能疼痛治療輔助機器人的聯合研究,“疼痛系列專家共識百城巡講”、中國癌性爆發痛管理工程、鎮痛達人挑戰賽等大型科研與培訓項目。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