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國精神障礙的治療和康復機構建設有待加強。諸多市縣區的精神病院硬件設施陳舊,資金缺乏,人才引進困難,職工隊伍不穩定,社區康復難以有效開展。
如何加強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救治救助管理?
農工黨中央提出,應建立有效運轉的精神障礙患者管護機制,探索“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綜合治理、齊抓共管”的管理模式。
同時,配套相關政策法規,全面落實《精神衛生法》。相關部門應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管理提供政策支持,研究制定精神衛生工作人員職業保護、培訓制度等,出臺精神障礙患者治療、救助、監護等管控救助方案,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體系。
資金保障方面,農工黨中央認為,應建立政府出資、社會捐資、家庭籌資、單位助資、醫院讓利、增加醫療報銷比例等多方參與的專項經費保障機制。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取消醫保報銷門檻和病人住院次均費,臨床路徑醫保報銷90%,仍承擔不起剩余10%的貧困戶,由民政部門報銷解決。
對于貧困家庭的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可接受免費診療,除享受門診治療和住院治療的資金補助外,出院后由定點醫療機構提供免費藥物治療和定期隨訪。
農工黨中央還建議加強精神病院建設。依托精神病院成立強制性治療中心、重癥精神障礙康復中心、流浪精障智障人員救助中心及工療站,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對重性病患集中收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