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苯二甲酸酯是什么?專業名詞聽起來陌生,但說起當年的臺灣塑化劑毒飲料事件,相信都不陌生。實際上,塑化劑就是鄰苯二甲酸酯一類的化學用品。
陳向鋒解釋,一般人容易在塑膠制品包裝中接觸到鄰苯二甲酸酯類。這也很容易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在加工、加熱、包裝、盛裝的過程里可能會造成鄰苯二甲酸二脂的溶出且滲入食物中。不過,目前國內對該物質的含量還沒有明確的規定,普通消費者很難從商品標注上看到該物質的含量。陳向鋒認為,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規范管理,讓消費者能多加注意。
如何減少鄰苯二甲酸酯對人體的危害?那就要從平日的細節處著手。陳向鋒表示,最該先改掉的習慣,就是用塑料容器加熱食物。比如,不要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不要用塑料容器在微波爐中加熱食物。如果食物需要加熱,盡可能放入玻璃容器中,雖然要多洗一個碗,但對健康有利,何樂而不為。
另外,如今很多上班族會叫外賣來解決吃飯問題,但大部分裝食物的外賣盒都是塑膠制品。長期以往,對身體也沒有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不知不覺滲入食物中的危險成分,化妝品中也有威脅。陳向鋒提醒,指甲油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它會通過女性的呼吸系統和皮膚系統進入體內,危害生殖系統。
當然,正規品牌銷售的指甲油,都經過質量檢測。可如今網絡上假貨橫行,美甲店中使用的指甲油到底來在哪里并不清楚,還是需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