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鵬:未來40%的公立醫院或將被收購
據前不久做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已有數千家公立醫院成為潛在改制的主力軍。然而,要想成功收購一家公立醫院,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不僅政府要面對輿論的壓力,醫院原有債務問題、退休與冗余人員安置、經費與財政補償、資產評估與道德風險,甚至醫務人員編制問題都是要考慮的范疇。
目前已有數千家公立醫院成為潛在改制的主力軍
有業內人士分析,企業能夠收購成功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兩類:一是地方政府財政匱乏,無力對醫院進行任何扶持,或者醫院經營陷入某種困境。在此情境下,當地政府或醫院急需外部資本的進入以改善狀況;二是國有企業醫院在“主輔分離”(即業內所熟知的“國經貿企改〔2002〕859號”文)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改制,其中包括像北京燕山石化醫院(三級)等此類醫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在清華大學第三屆醫藥健康論壇上表示,“未來3、5年會出現一個醫院并購的大潮。”朱恒鵬認為,對社會資本而言,并購醫院比新建醫院要容易的多,因為并購可以直接得到醫院牌照、醫保定點資格、醫生團隊、穩定的病源等有價值的資源。朱恒鵬預測,未來40%的公立醫院將會被收購。
在醫改的浪潮中,藥企和醫院的“婚姻”能美滿地走下去嗎?也許只有經過時間的考驗,我們才能知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