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都能焐熟,如果貼在身上,那肯定就燙傷了。”省消防醫院燒傷科主任郭明鋒告訴記者,暖寶寶取暖的原理是利用了原料包里的物質,在空氣中氧化反應,將化學能量轉化成熱能,“但這種熱量很難控制,雖然局部溫度短時間內不會很高,但時間長了就會出現低溫燙傷的可能。”
郭明鋒介紹,人體皮膚接觸超過70℃的物體持續1分鐘,皮膚就可能會被燙傷。當物體的基礎溫度長時間處于50℃至60℃之間時,雖然人體皮膚剛接觸時,不會有強烈的疼痛感,但由于局部熱量無法及時散出,依然會將皮膚燙傷,這就是所謂的低溫燙傷。
記者從省消防醫院了解到,醫院每年冬季都會收治不少低溫燙傷的病例,病情集中在患者關節、大腿等位置,經了解,大部分是因為晚上使用了熱水袋或者暖手寶一類的取暖設備造成。患者晚上常常將取暖設備捂在身上就睡過去了,等次日清晨才發現身上被燙傷,這些都是低溫燙傷的典型病例。
消防部門提醒市民,選購暖寶寶時,務必到商場選購知名品牌,并仔細查看外包裝是否完好,有無雜色,是否泄漏、結塊等;使用過程中發現皮膚有紅腫等低溫燙傷現象,可自行用冷水沖洗數分鐘,一旦出現大面積水泡,需到正規醫院進行專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