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謀劃之年。在6月10日的國家衛生計生委例行發布會上,國家衛計委婦幼司司長秦耕透露,衛計委已經啟動了“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在婦幼健康工作上將主要開展4個方面的工作。他還表示,國家歡迎社會資本投入婦幼健康領域,為婦兒提供多層次的服務。
一是切實保障母嬰安全,努力控制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繼續開展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加強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急救能力建設,做好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監測。探索整合現有政策和項目,向孕產婦提供生育全過程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
二是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落實出生缺陷三級預防措施,探索完善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等各階段的綜合防治模式,努力減少嚴重多發致殘出生缺陷的發生。
三是加強婦女兒童疾病防治,提升婦女兒童生活質量。進一步擴大“兩癌”檢查覆蓋面,落實《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不斷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狀況,推動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全國全覆蓋,力爭率先在兒童身上基本實現“零艾滋”目標。將流動人口納入公共衛生服務覆蓋范圍,加強流動婦女兒童健康服務,聯合教育部門加強對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
四是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保障婦女兒童健康權益。配合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和醫療衛生機構的婦產科、兒科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這一舉措針對兒科萎縮的現狀。秦耕告訴記者,將結合醫改,從一些機制創新,提升兒科醫生的職業前景,提高相應的醫療服務價格,改善這一現狀。
此外,他還表示,婦幼健康工作為社會資本預留了一定的空間,“歡迎社會資本的介入,希望社會資本補充政府投入的空白區,提供更加多層次、多樣化、高端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