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2015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全國34省份地區初婚年齡都在27歲左右,其中,博士人群平均戀愛次數達到6.87次。在婚姻生活中,“7年之癢”已經變成“5年之癢”,婚后3-5年出現危機的比例最多。
女性壓力大 更覺不幸福
在婚后生活中,女性和男性究竟誰的壓力更大?報告調查顯示,由于要操持家務、帶孩子、買菜做飯、照顧老人,同時還要上班賺錢,女性比男性更覺得自己的婚姻不幸福。這種壓力和不幸福感更多出現在有小孩的家庭。
調查顯示,孩子三歲之前主要由母親照顧的占比29.04%,爸爸參與照顧的比例僅占2.1%。
《報告》顯示,“第三者”現象并不只是發生在已婚男性身上,婚姻中出現第三者情況中,男方、女方占比相當,各占20%,而雙方都有出軌的情況也不鮮見(近10%)。
5年 結婚之后遇到的第一道坎
調查顯示,在婚后3~5年,夫妻雙方的幸福感、婚姻滿意度都達到最低值?;辇g3~5年的調查者中有11.1%的人表示下輩子不要和對方在一起了,另外更有8.9%的人決定下輩子干脆不結婚……
不過,只要度過了“五年之癢”這道坎,感情就會慢慢“回溫”,所以提前做好“五年之癢”的心理準備,還是有可能實現“白頭偕老”的誓言哦!
如何預防提前到來的“七年之癢”?
其實,結婚一兩年,還沒有小孩,感情就出現問題的夫妻不在少數。一般說來,結婚后一年左右是夫妻感情的“蜜月期”,過了這個“蜜月期”或稍比“蜜月期”長一些的時間,感情基礎不牢固的夫妻,感情就開始出現問題。
這種現象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也是時下發展的一個趨勢?,F在年輕人的感情基礎不牢固,有些人更是感情來得快,去得也快,用一句時髦的話――“男女雙方對視10秒就能產生愛情”,在這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婚姻,很多情況下,不如慢慢了解而建立起來的婚姻牢固。加上受外界思潮的影響,人們觀念開始改變,特別是年輕人,已經把愛情、婚姻和責任分開了,認為婚姻完全是愛情的結晶,夫妻之間沒有了愛情,婚姻關系也就沒必要保持下去,并不需要對伴侶負什么責任。不能說這種現象是正常還是不正常,可以說,這樣的人對婚姻的要求更高,是對傳統觀念的沖擊,但是這樣做肯定對家庭和個人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對于準備結婚的年輕人,應該考慮清楚是否能為對方付出,找到愛對方的第一要素,看看這個要素能否支持兩人感情的長久,把感情基礎打牢了,才是最根本的。而對于已經結婚的人,尊重對方很重要。有些人結婚后完全把對方看成自己人,對于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太在乎,言語和行為都不在意。其實,結婚后還是要盡量保持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美好形象,當對方遇到挫折時要給予鼓勵,當對方取得成績時要給予贊揚。還要注重愛情的維護和再生,不斷給浪漫的愛情增添新的內容,在漫長的生活中要不斷地努力工作、學習,以提高自身素養和自身價值,增強自身對配偶、家人、同事等的社會吸引力,做一個對家庭、社會有貢獻,給人以信任,給人以愛的人,這樣的話,在婚姻中所得到的回報是無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