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公布一份新的多國調查數據指出某些做法、認識空白以及誤解都在助長抗生素耐藥性,而在中國有5%的調查者表示從網上購買抗生素。
抗生素耐藥性指細菌發生變化,對用以治療由其引起的感染的抗生素產生耐藥力,過度使用和濫用抗生素會增加耐藥菌的發展。世衛組織強調,數據不能代表每個區域,也不能代表全球狀況,但這次以及其它一些調查將有助于世衛組織和伙伴們確定公眾對此問題認識方面的主要空白,以及對抗生素使用方式的誤解。
多國調查局限于世衛組織每個區域兩個國家,總共12個國家,包括14個問題,涉及抗生素的使用,對抗生素的知識以及對抗生素耐藥性的認識,使用了在線和面對面采訪的混合方式。在我國進行了1002項在線采訪,得到了5個重要數據:
57%答復者報告在過去六個月中服用過抗生素;74%表示藥物是由醫生或護士處方或提供的;5%表示是從因特網上購買的。
半數以上(53%)答復者錯誤地認為一旦感覺好些后便應停止服用抗生素,而不用完成規定的整個療程。
61%答復者誤以為可用抗生素治療感冒和流感。
三分之二(67%)答復者熟悉“抗生素耐藥性”這一術語,并且四分之三(75%)表示這是“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83%答復者表示農民應當減少對動物使用抗生素――在接受調查的國家中比例最高。
該調查分析指出,雖然知道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可能影響其自身及家人,但對影響方式和解決辦法并不十分清楚。
四分之三(76%)答復者認為抗生素耐藥性系在人體對抗生素產生耐藥力時出現。事實上,是細菌,而不是人或動物對抗生素產生耐藥力,這種細菌的蔓延會導致難以治療的感染。
三分之二(66%)答復者認為如果每個人按照處方規定服用其抗生素便不會有發生耐藥感染的風險。受調查者中近半數(44%)認為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只涉及那些經常服用抗生素的人。事實上,任何國家任何年齡的任何人都會遭受耐抗生素感染。
半數以上(57%)答復者覺得他們在阻止抗生素耐藥性方面幾乎無能為力,同時近三分之二的人(64%)相信醫學專家將能在問題變得過于嚴重之前加以解決。
2015年11月16――22日是第一個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世衛組織將借此發起一項題為“慎重對待抗生素”的全球運動,旨在提高公眾、決策者、衛生和農業專業人員的認識,并鼓勵他們采取最佳做法,以避免抗生素耐藥性的進一步出現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