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民進中央常委、浙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蔡秀軍委員
“醫療衛生是一個直接面對人的行業,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術,還需要有人文關懷。目前我國醫療收費標準多年未調整,醫療隊伍的待遇普遍較低,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勢在必行。”蔡秀軍委員表示,每一位醫生都希望有尊嚴地工作,這首先需要提高他們的收入。為此,民進2015在今年兩會提交了推動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提案。
蔡秀軍介紹說,中國民主促進會曾就醫務人員的薪酬做過一項調查,因績效工資體系設計不科學導致的公立醫院醫生收入不合理的情況非常嚴重,醫務人員整體薪酬水平偏低,薪酬差距不合理,特別是剛入職的年輕醫生收入很低。
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該省2014年畢業的研究生、本科生中,醫學類畢業生的平均薪酬均為最低,分別為4127元/月和2836元/月;畢業研究生平均初次就業薪酬最低的專業是臨床醫學博士,僅為2100元/月。在平均月薪最低的前20個研究生專業中,醫學類專業占了13個;在平均月薪最低的前20個本科專業中,醫學類專業占了12個。
“醫務人員收入落后,這種現狀很不合理。”蔡秀軍說,根據中國民主促進會的調查,目前公立醫院醫生的薪酬呈現基本工資、津貼與績效獎金倒掛的局面,基本工資加津貼只占薪酬的30%,而績效獎金占到了70%。這種局面導致很多醫生過分追求經濟利益。但對于老百姓反映強烈的醫務人員拿紅包、收藥品回扣問題,不管薪酬高低都不該拿,應該從法律上加強監管。
“制約現在醫療體制深化改革的另一大問題是僵化的人事制度。”蔡秀軍表示,醫療體制改革的核心是醫生。在現行的公立醫院人事制度下,醫生還是“單位人”。雖然在國家層面已經允許并鼓勵醫生多點執業,但由于沒有具體配套措施,醫生多點執業難以普遍推開。要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必須讓醫生從“單位人”變成“社會人”,由“單位人”變成“職業人”,這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醫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