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膜性腎病二期是什么
- 膜性腎病二期是什么
-
參與醫生
中日友好醫院 楊彥芳 主任醫師

膜性腎病二期,是病理學的診斷,主要是熒光顯示IgG、C3或者其他免疫球蛋白,在腎小球基底膜沉積。病理學表現為基底膜增厚或者空泡變性,上皮下有電子致密物的沉積,即為膜性腎病的病理改變。膜性腎病二期的臨床癥狀可輕可重,輕癥病人可能存在較多蛋白尿,或者伴有低蛋白血癥。重癥患者可以有大量蛋白尿,突出的低蛋白血癥,有明顯的腎性浮腫,以及高脂血癥,表現為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顯增高。膜性腎病的患者,根據蛋白尿定量,可以體現臨床癥狀的輕重。另外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是膜性腎病的特異性診斷標志物。通常根據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滴度,以及蛋白尿、腎功能的情況,可以判斷膜性腎病屬于低危、中危、高危、極高危的狀態,進而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低危人群常給予對癥治療,通過泌尿消腫、抗血小板聚集等,觀察疾病是否自然緩解。如果疾病未自然緩解,或者處于高危狀態,可以采用生物制劑,即利妥昔單抗進行治療,或者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并且膜性腎病二期的患者,需要注意預防并發癥,如預防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腎衰竭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