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標準
-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標準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李幫清 主任醫師

感染性心內膜炎指的是心臟瓣膜,或者安裝的導線、起搏器導線等被細菌感染,引起心臟內膜炎癥,即心內膜炎。心內膜炎的診斷標準如下:
1、發燒:病人反復發燒,經過藥物治療,有時不容易痊愈。這種發燒時間較長,通常2周以上,可達39℃;
2、血培養:將病人的血液抽出,送到化驗室進行培養,檢查有何種致病菌。如果連續2次血培養都是陽性,而且均培養出同一種致病菌,即為可靠標準;或者培養多次中有3/4,即75%都是陽性;
3、心臟瓣膜出現贅生物,或者新出現明顯的關閉不全。贅生物指心臟瓣膜的瓣葉上出現的新生物質,通常為菌栓掛在瓣膜上。
若上述三條均存在,則可明確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如果存在兩點,再加以原發心臟病或感染性內膜炎、血栓栓塞并發癥、貧血、腎損害等,也可作為診斷。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