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面肌抽搐中醫按摩手法
- 面肌抽搐中醫按摩手法
-
參與醫生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張鵬 主任醫師

面肌抽搐中醫的按摩手法有很多,在臨床主要采取的是局部穴位的揉按的方法,還有循經揉按的方法。在臨床,面肌抽搐常用局部的按摩手法主要是采取面部局部,如果患者面肌抽搐局限于口角周圍,可以選擇局部的地倉穴、承漿穴、人中穴,包括頰車穴,都可以選擇。如果患者抽搐的部位,主要局限于鼻子的旁邊,可以加用顴髎迎香穴等相應的穴位。如果患者抽搐的部位在前額部,可以選擇陽白,包括頭圍、印堂、太陽相應的穴位,都可以采取局部點按的手法。除面肌抽搐的局部點按手法外,也可以選擇遠端的穴位,如四肢的四關穴、陽陵泉穴。四關穴主要是起行氣,就是行氣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膽經的陽陵泉一般是經匯陽陵泉,面肌痙攣主要與肌肉相關,此時也可以選擇遠端的陽陵泉的點按手法。還有除點按手法外,也可以采取循經揉按,可以按照面部的大腸經、陽明經、胃經、大腸經,還有膀胱經、膽經,相應的經絡循行來按摩,也可以起到比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