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急性心梗發生心律失常最多見于發病后幾小時
- 急性心梗發生心律失常最多見于發病后幾小時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耿小勇 主任醫師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自然病程中,心律失常最多見于心肌梗死發病后24小時內,可見一系列心律失常,比如室早、房撲、房顫、室速,甚至室顫。冠心病屬于常見病、高發病,可以并發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癥,從而伴發一系列癥狀,比如心律失常。其主要原因為心肌缺血,同時也受交感神經興奮的影響。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接受再灌注治療,包括靜脈溶栓、心血管介入治療、冠脈搭橋治療。血液循環再通后會出現特殊的心律失常,即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其可以發生在溶栓再通或支架植入后,血液循環恢復,主要在再灌注的瞬間及術后數小時內。根據心律失常的危險程度,臨床會予以相應處理,低危心律失常只需進行監測。高危心律失常會影響嚴重血流動力學,如室速、室顫、房撲、房顫等,需給予一定量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必要時也可以植入心臟起搏器,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竇性停搏、傳導阻滯等,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預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