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溶血性貧血診斷標準
- 溶血性貧血診斷標準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吳春波 主任醫師

溶血性貧血的診斷標準,可以通過紅細胞破壞增加、間接膽紅素升高、紅細胞代償增生等方面進行診斷,具體如下:1、紅細胞破壞增加:主要看是否有血中血紅蛋白含量增多,以及尿中的血紅蛋白量是否增多;2、間接膽紅素升高:要看是否有間接膽紅素的升高,患者皮膚可能出現黃疸。在化驗檢查里,會提示以間膽升高為主,還可能出現尿膽原的升高,以及患者可能出現糞膽原的明顯升高,都提示溶血;3、紅細胞代償增生:即網織紅細胞增高,骨髓象里也提示紅細胞代償增多;4、其他方面:可以通過乳酸脫氫酶的升高,也可能出現紅細胞壽命縮短的相關檢查,判斷是否有溶血。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是否合并白細胞以及血小板的減少來提供證據。通過外周血涂片,看是否有破碎紅細胞、是否有血管內溶血,都會對溶血性貧血的診斷有幫助。當然溶血是血管內溶血還是血管外溶血,是機械性溶血還是其他的免疫相關溶血,是原發還是繼發,病因比較復雜。所以可以通過貧血、黃疸、紅細胞升高即網織紅細胞增高的證據,提示溶血的可能性大。所以貧血患者如果考慮溶血,一定要完善上述檢查,對診斷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當然醫生也會結合患者病情來判斷嚴重程度,決定早期干預治療,對患者的預后會有很大影響。對于患者來說,早期發現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里面救治,醫生會結合輔助檢查情況,判斷是否是溶血以及溶血的原因,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對患者會有很好的影響。所以及時就醫,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