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美容的原理
面膜是許多女性鐘愛的美容產品,它的種類繁多,功效各異,只要輕松敷上一時半刻,肌膚就會變得光滑緊致。
面膜美容的原理很簡單,那就是人的面部在敷上膜后,肌膚溫度會升高大約1度,毛孔張開,能更好地吸收營養物質。同時,面部血液循環得到加強,肌膚的含氧量上升,所以能夠呈現好氣色。
美容領域中的專業術語“面膜效應”表達的也是同樣一層意思:面膜使皮膚與外界隔離,從而讓它獲得徹底的休息。就像人能通過睡眠變得精神振奮一樣,皮膚也能通過敷面膜重新獲得光彩。
不同面膜適應膚質不同
面膜的美膚效果好,但不同特性面膜適應膚質不同,所以應該謹慎選擇。
根據敷面方式的不同,面膜大概可分成5類:
1、撕拉型面膜:
撕拉型面膜更多地借助了物理作用對皮膚進行深層清潔。
它大多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膠狀液體,敷到臉上變干后結成一層薄膜,使表皮溫度升高,從而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面膜干燥后,通過撕拉的方式將毛孔中的污物帶出來,并且為皮膚去掉了死皮。
現在針對這類面膜的爭議較多,因為它要等完全干透才能完成護膚過程,所以無法添加更多保濕成分。另外撕拉這一動作本身對皮膚的損傷也很大,所以已經被專業人士視為逐漸淘汰的產品。經期女子皮膚較為敏感,容易滋生青春痘,所以應該避免使用這類面膜。干性皮膚無法從這類面膜中獲得足夠水分,也不適合使用。
使用這種類型的面膜,一定要注意順著汗毛生長的方向自上而下揭除,健康肌膚每周使用次數不要超過兩次。
2、水洗型:
水洗型面膜里一般會加入深海泥、各種礦物質、植物精油等營養成分。因為保濕劑是其中一種必要成分,所以它不僅能夠有效清潔皮膚,而且能利用水分軟化阻塞在毛孔口的硬化皮脂,使粉刺和黑頭能很容易地被擠出來。
水洗型面膜雖然清潔效果好,但是為了保存其中營養物質的有效成分,往往在產品內加入較多的防腐劑,所以敏感型的肌膚應該謹慎使用。
這類面膜在涂抹時最好從溫度較低的兩頰開始,以便使面膜干燥的時間一致,達到最好的效果。
3、乳霜型:
乳霜型面膜質地跟護膚霜差不多,具有美白、保濕、舒緩等效果的面膜大多屬于此類。它的使用也很方便,敷完后只要用面紙擦拭干凈即可。
因為質地溫和,所以乳霜型面膜適應面比較廣,敏感性肌膚也能放心使用。
4、棉布型:
棉布型面膜最方便,直接拿來敷在臉上即可。由于棉布上沾有高濃度精華液,所以能大大提高面膜的滋養性。不過這類面膜沒有清潔效果,不適合需要深層潔膚的人。
5、新鮮面膜:
新鮮面膜大多由新鮮植物制成,因為它的保鮮條件較為苛刻,所以只在美容院最常見。許多人喜歡用新鮮瓜果、奶制品自己調制面膜也屬這一類。
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家里自制的面膜衛生狀況難以保證,所以家庭保鮮面膜不宜頻繁使用,以防臉部皮膚角質層變厚。
敷膜的順序有講究
大家都知道面膜應該在潔面后使用,但是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有很多人把步驟搞亂。錯誤的步驟非但達不到保濕、美白的作用,反而可能因為無法及時給皮膚補充營養和水分而使它受到更嚴重的破壞。正確的敷膜順序應該是潔面—涂營養霜或精華素—敷膜—清除面膜—涂營養霜。
敷膜前一定不要用爽膚水,因為它的主要作用是清潔皮膚,里面含有的酒精等潔膚成分會大大降低面膜的美膚功效。
敷面膜通常只需15—20分鐘,感覺肌膚“十分疲勞”或者特別干燥的人可以多敷5—10分鐘,但一定不要讓面膜在臉上待的時間超過35分鐘。因為面膜阻隔了皮膚與空氣的接觸,不利于皮膚呼吸;營養物質也不會因為待在臉上的時間越長就被吸收得越多,所以帶著面膜睡覺的習慣是錯誤的。
大多數面膜要求避開眼睛和嘴巴部位,具體來說,面膜的邊緣部位距離眼睛大約兩公分就行了。除了撕拉型面膜一定要嚴格避開眼睛外,其他大多數面膜對此要求都不是太高。
做個緊急保養計劃
普通人做面膜的次數應該以一周1—2次為宜。因為給肌膚過多外來營養不僅不利于它的自我調節,反而會使它產生依賴性。
作為一名專業美容師,我想幫急于7天之內改善肌膚狀態的人制定一個敷膜保養計劃:第一天敷深層清潔面膜,第二天讓面部充分休息,第三天敷保濕面膜,第四天休息,第五天敷舒緩面膜,第六天敷美白面膜,第七天休息。
如果能到美容店接受針對個人肌膚狀況的專門護理,相信效果一定會更好。
使用面膜注意事項
1、面膜要注意防潮。如果是瓶罐包裝,使用之后要把蓋子蓋緊,因為水蒸氣的滲入會影響它的品質。
2、為了不把外部細菌帶入瓶中,使用面膜時最好用挖棒挖取,而且多余的面膜不能再放回瓶中。
3、如果不是專門針對青春痘的面膜,一定要注意避開青春痘或發炎的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