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惡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細胞惡變而形成,多由痣或色素斑發展而來,90%發生于皮膚,最常見于背部、胸腹部和腿部,足底、指趾、甲下、頭皮等部位也不少見,少數發生于外陰、消化道和眼內。早期表現為痣或色素斑迅速增大,隆起,破潰不愈,邊緣不整或有切跡、鋸齒,顏色改變、局部形成水泡、瘙癢、刺痛等。進而可出現衛星灶、局部淋巴結腫大,移行轉移(原發病灶與區域引流淋巴結之間的皮下結節,通過淋巴管轉移)和遠處轉移。常見的遠處轉移部位包括遠處皮膚淋巴結、肺、腦、肝、骨等部位。安徽省立醫院腫瘤科江豐收
【診斷】
一、診斷
1. 凡有色素的結節,或色素結節呈潰瘍表現者,應高度疑及本病之可能。
2. 對交界痣應進行密切觀察,若黑痣在短期內很快長大,色素明顯加深,并向四周擴散,或黑痣毛突然自行脫落,或黑痣有瘙癢感,或黑痣周圍出現顆粒狀衛星結節,所屬區域淋巴結腫大等,均是診斷本病的重要表現。
3. 活檢病理檢查
【治療原則】
如果發現痣或色素斑有惡變傾向時,應立即完整規范切除可疑病灶送病理;病理報告一定要包括以下信息:亞型、浸潤深度、最大厚度、潰瘍情況、部位、有無脈管侵犯、分化程度、有無淋巴細胞浸潤和免疫組化結果等。根據病理報告再決定擴大切除的范圍并估計預后;確診MM后需行全面體檢,確定分期。
手術:對于I期和II期患者應根據病理報告中腫瘤的最大厚度決定擴大切除范圍輔助治療:AJCC分期IA-IIIA期的患者屬于術后輔助治療的范疇。高劑量IL-2仍是IV期黑色素患者的較佳選擇之一
MM對放療不敏感,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放療仍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手段,包括骨轉移、腦轉移、淋巴結清掃后殘留或復發和頭頸部MM患者(特別是鼻咽MM患者)。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