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上難免會有一些小包小痣,年齡漸長后,這些小東西也跟著不消停,要么是原本干干凈凈的皮膚長出許多黑斑紅點,要么是多年不變的小包竟然長大了。這本是尋常不過的事情,但最近遇到的兩個病例 卻讓我真心覺得不能小U這些小東西。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科何樂人
頭皮“黑痣”竟然是基底細胞癌
曉旭55歲,剛剛退休,因為頭頂靠發跡處的一個“黑痣”來看病。病變一分硬幣大,鼓起來約半公分高,顏色很黑,四周有近3毫米淺褐色的暈。
“這個東西多長時間了?”。顏色黑得有些猙獰,周邊又陰險地蔓延著,看著就讓人覺得不踏實。
“記不清了,總有十年了吧,近兩年長得有點兒快。上個月辦了退休,沒事兒干就來看看。您看需要做手術嗎?”
“您實在沒必要養著它,盡快切掉吧。”
如果不懷疑病變性質的話,這樣大小的應該分次切,傷口比較容易愈合。但是,看來恐怕不能考慮這種方式了,必須盡快一次將病變完全去除比較穩妥,哪怕傷口延期愈合,或者植皮也是值得的。這些只是我的心理活動,為了不給病人造成太重的心理負擔,我只將治療建議告訴了她。
病理科醫生直接將結果通知了我。盡管術前已經有了預判,但是癌細胞的照片擺在辦公桌上的時候,我還是那么那么的,心痛。雖然基底細胞癌在所有體表腫瘤里惡性程度最低,但是…畢竟粘上了這個字,…
“曉旭,你的檢查結果出來了,…細胞有些活躍,性質不太好,你來醫院復查一下吧!”電話那邊是短暫的沉默,隨即傳來輕快的回答:“知道了,何醫生,您下個門診日我去復查”。病人并沒有崩潰,看來是我多慮了。
我到門診時,曉旭已經等在那里了,掛的是一號。
“何醫生,這幾天我一直在猜測,到底會是什么病呢?難道得了癌癥?,別說我老公了,就連我弟弟都睡不著覺。如果是癌癥,您就直接告訴我,我承受力很強的”。
“你先生沒來嗎?”
“不用他來,我沒問題”
我一邊為病人檢查傷口,一邊打電話請病案室將曉旭的病歷送過來。還好,傷口已經愈合了,盡管疤痕區長不了頭發,但是周圍的頭發蓋過來并不會影響外觀。我將病理報告找出來,當看到“基底細胞癌”這幾個字時,曉旭臉上的表情僵住了。
“癌”這個字對病人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無論打多少伏筆,心理準備多充分,當診斷坐實在自己頭上時,還是無法平靜。在召回曉旭之前,我反復考慮是否要對病人據實相告。坦率的說,我不認為讓病人知道真像有什么好處,因為就本病例而言,焦慮和恐懼對病人的打擊很可能比疾病本身要嚴重得多。但是,按照慣例,醫生沒有立場為病人做決定,告知是我們的義務。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心理負擔對病人健康的危害,讓病人能夠以平和的心態過正常人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基底細胞癌呢?
基底細胞癌是白人易患的體表腫瘤,黃種人和黑人較少發生。一開始多為透亮隆起的小丘疹,有雀斑樣的黑點或紅血絲,后期變為潰瘍,或者黑色素增多。它的發生與紫外線過度照射有直接關系,另外已經證實的誘發因素是長期攝入含無機砷的食物或水。基底細胞癌惡性程度很低,通常情況下不發生轉移。有條件的話應該徹底切除。有統計總的復發率為3.5%,多發生在治療后兩年內。一般情況下,切除后兩年內每半年到醫院復查一次。平時要加強自檢。
眼角的“小黑點”竟然是鱗狀細胞癌
張師傅是一家家裝電店的老板,生意雖然不大,但是做得很順利,最喜歡呼朋喚友打麻將。年近五十的時候左眼角長了一個小小的痦子,朋友們開玩笑說他中年得志。于是,他就喜歡搓麻的時候摸摸這個痦子,暗想小痣帶來好運,甭說還真靈,常常一摸小痣就能胡牌。 可是,三年前,小痣偷偷的長大了,而且開始破潰,又癢又流水兒,總不見好,就連眼角也開始粘粘呼呼。張師傅看了好多家醫院,轉到我這里的時候右太陽穴處有一元硬幣大的一片褐色苔蘚,周邊與正常組織區分不清,更棘手的是連眼結膜也被累及了。手術時切了一大片組織,眼瞼也切除了一部分才保證切緣干凈了。植了皮,重建了眼瞼,傷口倒是如期愈合了,但臉上和眼皮就像打了補丁,不管縫合多么精細,總歸不是原裝的了。好在張師傅是個樂觀的人,操著一口湖南腔說:“怕啥子嗎,我有兩個兒子,三家店,現在又有三只眼,看來還要發大財喲!”
關于鱗狀細胞癌
據統計基底細胞癌的發病率在體表腫瘤中最高,但是在我國鱗狀細胞癌的發生率卻要高于基底細胞癌,好發年齡50到60歲,與紫外線照射,頻繁接觸化工制劑有關。一開始是小硬塊或小猴子,常反復破潰,不易愈合。會引起淋巴轉移,很少發生血行轉移。手術切除是首選治療,切除范圍要足夠。雖然惡性程度比基底細胞癌要高一些,但只要治療得當,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比如張師傅,已經隨訪三年了,沒見復發,也沒見轉移。
關于惡性黑色素瘤
大家一定還記得《非誠勿擾2》吧,就是馮小剛導演的那個把離婚典禮辦得比結婚典禮還浪漫的電影。劇中男主人公李香山得知自己患了惡性黑色素瘤后,以企業家的作風將身后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那么什么是惡性黑色素瘤呢?它有那么可怕嗎?
惡性黑色素瘤僅次于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在體表腫瘤的發病率排第三,而惡性程度卻遠遠高于前二者。惡性黑瘤的發病機制還不清除,但與黑痣、紫外線照射、種族、遺傳、外傷、和病毒感染有關。先天性黑色素痣都有發生惡變的可能,但是概率很低,有學者統計為百萬分之一,但是手掌、足底、陰囊、陰唇處的黑痣惡變的幾率卻高很多。早期診斷對惡黑的預后至關重要。所以識別那些小黑痣不僅是醫生的任務,也應該成為人們的常識。
如果小痣發生了下列變化要警惕:我們可以歸結為ABCDE五點:A:asymmetry,不對稱B:border-notching邊界不清,C:colour variegation with black, brown, red, blue, or white hues顏色斑駁,可以有黑、褐、紅、藍、白多種色調,D:diameter greater than 6 mm直徑大于6毫米,E: elevation 隆起。除了這些形態特征,還有一些特定人群要尤其重視自己身體的檢查。一是有家族史的人,據統計有5-10%的惡黑病人是有家族史的;二是20歲前或50歲后黑痣數量超過50個的人;三是黑痣數量超過100個或四肢和軀干黑痣數超過20個的人。
在小痣有不良動向前就徹底切除是預防惡黑的有效手段,在惡黑剛剛起病還沒有轉移的時候進行治療,預后也還是樂觀的。
環境的變化促生了很多疾患,體表腫瘤也是其中之一。通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三種或小惡或大惡的疾病都與紫外線過度照射有脫不清的干系,其中UVB的危害更為嚴重。臭氧層是阻擋紫外線的有效屏障,但是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觀察到大氣層的臭氧濃度有減少的趨勢,這使得更多地紫外線到達地球。所以,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下,我們就要非常注意自身的防護。其實,這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只要有防護意識,行為也就是舉手之勞。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踏青賞花是人們常常選擇的休閑節目,切記戶外活動時適當使用防曬護膚品。夏季就要到來了,時尚的人們到海邊度假時不要一味的貪戀日光。帶孩子的家長在給孩子曬太陽補鈣時也要知道幼兒皮膚里的黑素細胞還很不穩定,經不起長時間的暴曬。另外,就是要學會做自己的醫生,定期檢查全身的皮膚,遇到可疑的情況,及時到醫院就診。還有,即使發生了性質不良的病變只要及時治療,多數情況下都會有不錯的效果,完全可以象正常人一樣享受人生。更何況樂觀豁達的態度在癌癥的治療中常常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惡性程度極高的內臟腫瘤在遇到堅強的意志時都會退縮,更不要說小小的體表腫瘤了。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整形外科醫院
何樂人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