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名:斯―拉綜合片
別名:①痙攣性癱瘓―智力發育不全―魚鱗癬綜合征;②痙攣性雙側癱瘓―魚鱗癬―智力發育不全綜合征;③魚鱗癬樣紅皮病綜合征;④魚鱗癬樣紅皮病―痙攣性雙癱―智力發育不全綜合征;⑤神智遲鈍―魚鱗癬―痙攣性雙側癱瘓綜合征。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眼科涂云海
概要:1932年Pardo和Gastello首先報告,以后Pisani又有報告,但并未將本征視為一獨立的疾病單元。1957年Sjogren和Larsson在瑞典北部對28例此類患者做了詳細的研究分析,確認此征為一獨立的疾病。1960年,Barr等最先將此疾病命名為Sjoegren-Larsson綜合征。本征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皮膚綜合征,主要特點為痙攣性癱瘓、智力發育不全及先天性魚鱗癬病,通常在一歲內發病,兩性無差異。
病因病理:病因未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有人認為與脂肪代謝異常有關,病理見皮膚角質增多,顆粒細胞層肥厚,大腦皮層和大腦基底節有廣泛的神經細胞退行性變,膠質細胞增多,大腦白質廣泛脫髓鞘變化,小腦皮層Punkiuje細胞也可有消失。
眼部特征:
1.眼瞼皮膚魚鱗癬樣病變,兩眼分離過遠,間歇性內斜視,視力減退,偶可見復發性角膜潰瘍。
2.約有20-30%的患者有眼底脈絡膜視網膜炎,黃斑區和黃斑周圍色素沉著。
3.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證實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區動靜脈有滲漏現象,然而,也有報道黃斑病灶區無熒光素滲漏,其病變境界清楚,且雙眼對稱性發病,ERG正常。
全身特征:
1.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痙攣性四肢癱瘓或痙攣性截癱。四肢僵硬,運動笨拙,其后累及雙臂,深反射亢進,Babinski征陽性。吞咽困難,常有癲癇發作及緩慢的手部震顫。
2.智力發育不全,其中白癡約占40%,癡愚約占30%,低能約占30%。言語障礙。
3.皮膚癥狀:先天性魚鱗癬及不同程度的皮膚紅斑,出生不久即可見到,隨年齡增加日趨明顯。面部及頭皮中度角化過度,軀干、背部、頸部和四肢、腋窩、肘窩等處有明顯的皮膚角化。掌跖中度角化過度。
4.其他癥狀:個別患者可見牙釉質形成不全,指(趾)長度相差懸殊等。
5.腦電圖常見有節律紊亂,顱腦CT掃描顯示腦積水,大腦皮質萎縮,皮膚活檢可助診斷。
治療:無特效療法,對癥處理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