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全身性的疾病、腫瘤、損傷和感染等會引發鞘膜積液,其中損傷和感染當屬最常誘發鞘膜積液的病因,由于鞘膜積液的發生和發展相對來說都比較緩慢,所以患者可能會出現無癥狀現象。治療鞘膜積液的方式有很多,那么在中醫里是怎么治療的呢?
鞘膜積液中醫理論診斷為水疝,多因腎氣不足,腎陽虛衰,或飲食不節,濕熱內生,下注腎子,或腎子外傷,水液不能氣化,或脾氣虧虛,脾陽虛冷,運化乏力,水濕潴留,瘀血阻塞水道所致。中醫認為,本病之病機為腎虛氣化失司,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水液積聚為基本特點,故治療則以溫陽補腎,疏肝行氣,健脾利水滲濕為基本原則。
中醫辨證施治睪丸鞘膜積液
1.寒濕下注證
治法:溫陽散寒,利水滲濕。
方藥:溫陽利水湯:干姜10克,姜黃12克,吳茱萸10克,姜皮10克,澤瀉12克,茯苓15克,豬苓12克,白術15克,桂枝12克,覆盆子12克,車前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桂附丸、參茯丸口服。
2.濕聚熱結證
治法:清熱散結,利水消腫。
方藥:清熱利水湯:金錢草30克,海金沙30克,石韋12克,茅根30克,澤瀉12克,木通12克,車前子12克,山梔子12克,茯苓15克,豬苓12克,荔枝核12克,橘核12克,虎杖12克,枳殼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小金丸、熱炎寧口服。
3.氣滯液積證
治法:疏肝行氣,散結利水。
方藥:疏肝利水湯:柴胡12克,黃芩12克,佛手12克,香附12克,枳殼15克,川芎12克,白芍藥15克,炙甘草10克,澤瀉12克,茯苓15克,豬苓12克,白術12克,桂枝12克,滑石12克,茅根30克,水煎服。舒肝丸、金沙丸口服。
4.腎虛液停證
治法:溫腎利水。
方藥:溫腎湯:肉桂10克,附子10克,山茱萸12克,熟地黃20克,山藥30克,茯苓15克,澤瀉12克,車前子12克,牛膝12克,牡丹皮12克,補骨脂12克,覆盆子12克,車前子12克,吳茱萸12克,姜黃12克,姜皮12克,大腹皮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還少丸、逐瘀丸口服。
上述的4種中藥治法是對癥下藥,所以也需要患者對癥用藥,在確診患有鞘膜積液,知曉患病的原因后,請到醫生處咨詢,在有醫師的指導下選擇正確并合適自身情況的中藥方子來治療。是藥三分毒,所以請患者正確用藥。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