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尿床是很普遍的事情,如果5歲后還在不斷尿床的,那么就是小兒遺尿癥的表現,生活中我們需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養成排尿的好習慣,引起該病的原因有很多,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發病原因及預防方法:
遺尿癥是指小兒已達到膀胱能控制排尿的年齡而仍有不隨意的排尿行為,由于小兒在1~5歲膀胱控制方趨完善,故遺尿癥應指在5歲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遺尿者。由于正常排尿行為由中樞神經、反射環路、膀胱括約肌等協同完成,而小兒這一行為在5歲以前是個不斷發育完善的過程,因此,對3歲的寶寶的尿床問題媽媽不必太過緊張。
對5歲以下寶寶的尿床我們是否就可以放任不管呢?也不是。媽媽們該細心找一找原因了。比如是不是孩子的菜肴偏咸導致寶寶睡前過多飲水,或者吃了西瓜等利尿的水果。如果孩子白天玩得太累、太興奮晚上也有可能難于喚醒致尿床。孩子習慣性便秘也會因為糞塊長期刺激直腸粘膜致感覺紊亂而遺尿。另外,媽媽應注意觀察孩子會不會有白天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癥狀,尤其小男孩包皮過長、包莖、包皮粘連長期刺激也會有尿床現象。如果發現這些問題并給與相應處理,部分寶寶的尿床問題應該迎刃而解。
如果觀察到孩子白天有尿頻、尿急、漏尿、急迫性尿失禁等現象,可能提示寶寶膀胱功能不太穩定。這時父母可以對孩子做膀胱訓練,即白天鼓勵孩子喝水,當孩子有尿脹的感覺時讓孩子盡量憋尿15~30分鐘然后排尿,排到一半時讓孩子收腹再憋尿10秒左右再尿。這樣也可以逐漸鍛煉寶寶的膀胱功能,減少尿床。
但是如果寶寶不僅有夜間尿床,還有煩渴、多尿、多飲,夜尿多、消瘦,甚至腰痛、血尿。這時就得警惕孩子可能不是單純的遺尿,而可能是其他疾病了。寶寶滿5歲了還不時有尿床行為也應盡早到醫院進行恰當的檢查及治療。尿床不僅影響孩子和家人的生活質量自然,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長期尿床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木訥、社交退縮。
平時在飲食上可以適當給孩子吃一些荔枝干、沙蟲食物,可以幫助減輕尿床。而巧克力應盡量少吃,這類食品有可能會延緩膀胱控制排尿功能的成熟。
以上就是關于小兒遺尿的原因和預防方法介紹,通過上文我們了解到,三歲以上的孩子尿床就是小兒遺尿癥的表現,所以家長朋友們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當疾病出現以后,也不要過于擔心,需要及時治療,并且加強護理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