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息:小偉,男,12歲。
自幼至今每日均有1—3次遺尿伴尿失禁,睡眠較深,不易喚醒,且體虛易感。
家屬采用打罵,訓斥,晚餐早進食,少飲水,晚睡覺等多種方法,效果不佳,多方求治,療效不佳。
2012年5月10日在廣東醫院康復訓練中心檢查:神疲懶言,面色萎黃,發稍枯竭,時有自汗,納食不振,寐安,小溲清長,大便溏薄,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診斷:遺尿癥,證屬肺脾氣虛。予神闕穴隔藥壯灸療法十次,一日一次。輔以中藥處方7劑,每日1劑,水煎服2次/日。另囑其家長培養患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診,2012年5月20日。治療10日后小偉遺尿及尿失禁次數明顯減少,喚時易醒,精神、面色、食欲好轉,查其舌脈如前。不更方,繼續予神闕穴隔藥壯灸療法十次,中藥處方7劑,后遺尿未作。隨訪至今未見復發。
絕大多數遺尿癥的患兒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嚴重的心理負擔又加重了遺尿癥狀,更難治愈。故在藥物、物理治療的同時應取得患兒對治療遺尿的合作,降低恐懼和內疚羞恥感,幫助患兒樹立治愈本病的信心。
嚴禁打罵、責備患兒,更不要對外宣揚,以免傷害兒童的自尊心。應積極鼓勵和談心溝通;臨睡前不進流質飲食,湯藥在睡前2小時服用,睡前令患兒排空小便養成良好衛生的習慣;入睡后注意患兒時常遺尿的時間,按時預先喚醒,在其完全清醒后再排尿;加強排尿機能的訓練避免過度緊張,改變不正確的教養態度,耐心鼓勵訓練膀胱收縮,自主排尿,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