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問題對于孤獨癥兒童來說往往不是孩子進入學校最大的障礙,而遇到問題時因心理焦慮而表現出的特殊行為往往是學校難以接受的。對于剛入學的孤獨癥孩子而言,面對陌生的環境,孩子緊張和不知所措是必然的。而自身缺乏獨立應對事務的能力,導致安全感缺失是出現行為問題的重要原因。經過幼兒園融合階段的孤獨癥孩子,獨立性以及遇到突發事件的應激處理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鍛煉。在幼兒園階段,他們適應了獨立和小朋友在一起生活和學習,適應了幼兒園的種種變化,比如更換教室、更換老師、不斷有新小朋友的加入,有機會參加各種場合的聯歡與演出。孩子就是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逐漸成熟與長大。當面對環境的變化時,把自己鍛煉得不那么敏感;當面對難題時,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不會驚慌失措。因此,這些為他們進入小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對于沒有幼兒園生活經歷的孩子,就沒有那么順利了。大興區精神病醫院孤獨癥康復中心張月恒
有幾種預防的辦法:
第一,父母如果能提前預知可能發生的情況,并且告知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媽媽會在教室外面等你”之類的話給予孩子以安慰。
第二,父母事先與老師溝通,將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告知老師,希望老師能夠允許媽媽把孩子帶進教室,待孩子情緒平穩后再離開;或者允許媽媽在教室外安撫孩子,待孩子情緒平穩后再進入教室。如果孩子執意不肯進入教室的話,也不必要求第一天一定要怎樣,給孩子時間去適應,這需要與老師進行充分的溝通。
第三,孤獨癥兒童不愿意接受變化,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提前預知。但是有些事情是可以提前預知的,有些事情可能無法提前預知。平日媽媽要注意給孩子獨立應對事務的機會,以使孩子有機會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孩子對突發事件就不會因缺乏心理準備而產生過激行為。
微信:北京孤獨癥康復中心QQ交流群:106917082
http://www.bjgdz.com/2014/0901/2492.html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