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xiàn)黃疸癥狀時,你除了送他去醫(yī)院,還能為他做點什么?最好的方式便是給他充足的營養(yǎng),讓寶寶生病的時候還可以吃的開心。那么新生兒黃疸吃什么好呢?這里給大家介紹幾種日常飲食。
1.田螺
能清熱、利水。《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利濕熱,治黃疸。其性大涼,故適宜濕熱黃疽者服食。民間有用大田螺10至20個,養(yǎng)于清水中漂去泥,捶碎田螺殼,取螺肉加入黃酒小半杯,拌和,再加清水燉熟,飲其湯,每日1次。
2.金花菜
俗稱母雞頭,原名苜蓿。每次用其根25至50克,煎水喝,1日2至3次,有清濕熱,退黃疸功能,適宜陽黃者食用。《唐本草》云:主熱病煩滿,目黃赤,小便黃。清熱利尿退黃。
3.西瓜
陽黃之人小便發(fā)黃,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至3次,每次飲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熱解毒,利小便。
4.冬瓜
能利尿、清熱、解毒,適宜陽黃之人服食。可用鮮冬瓜,不限量,隨意煨湯喝。
5.茭白
適宜濕熱黃疸者服食,能解熱毒、利二便。《本草拾遺》中早有記載:茭白,去煩熱,除目黃,利大小便。可用鮮茭白30至60克,水煎服。
6.玉米須
無論是溶血性黃疽,或是膽囊炎、膽結石引起的阻塞性黃疸,或是肝炎引起的黃疸,均頗適宜。每日用干玉米須60至100克,煎水代茶飲。
曾治兩例阻塞性黃疸患者,癥見小便黃,大便灰白,眼球及周身均現(xiàn)黃色,體溫高,經(jīng)用西藥無效,后單用玉米須數(shù)日而愈。另據(jù)1961年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經(jīng)驗交流會議上介紹:有二人誤食野生植物招鳥棒中毒引起的急性溶血性黃疽,即以玉米須1至2兩煎服,分別于4至6小時后,尿量增加,黃疽減退而消失。
7.螺螄
適宜濕熱黃疸者食用,有清熱、利水、退黃的效果。《本草匯言》中記載:螺螄,解酒熱,消黃疸。古方亦多用之,如《永類鈐方》中有:治黃疸、酒疸:小螺螄養(yǎng)去泥土,日日煮飲汁。《小山怪證方》亦云:治黃疸吐血,病后其身目俱黃,吐血成盆,諸藥不效:螺十個,水漂去泥,搗爛露一宿,五更取清服二三次。
8.蜆肉
能清熱、利濕、解毒,適宜濕熱黃疸之人服食。《日華子本草》中說過:蜆肉,利小便,下熱氣,解酒毒目黃。可用新鮮蜆肉煨湯喝。
9.蛤蜊
性寒,利水。《泉州本草》云: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所以,用蛤蜊肉熬湯喝,適宜濕熱黃疸之人。
10.泥鰍
民間有食用泥鰍燉豆腐來治療黃疸濕熱小便不利的經(jīng)驗。取活泥鰍放清水中養(yǎng)1天,然后放入100℃干燥箱內(nèi)烘干,取出研粉,每服10克,每日3次。用此法治療32例肝細胞性黃疸,結果全部治愈。
11.鯉魚
功能利水,適宜陽黃或陰黃者服食。早在《別錄》中就有記載:鯉魚,主黃疸。民間也多有用之。治黃疸:大鯉魚一條(去內(nèi)臟,不去鱗),放火中煨熟,分次食用。
12.梨子
能清熱、解毒、消痰。它含有維生素C1、B1、B2、煙酸和糖,據(jù)《食物療法》中介紹:治黃疸病:雪梨,洗凈切片,浸入食醋中,每次吃梨2個,1日3次。
13.荸薺
甘寒清熱,濕熱黃疸者宜食。民間傳統(tǒng)經(jīng)驗是用荸薺200克,打碎后,煎水代茶頻飲。
14.獼猴桃
性寒解熱,適宜陽黃者服食。《食經(jīng)》云:和中安肝,主黃疸。
15.山楂
用北山楂治療黃疸17例,均收到良好的退黃效果。具體方法是:全部采用單味北山楂肉,開始1至2日內(nèi),日用量為60克,第3天起減少,以開水浸泡當茶飲服。
除了以上這些,平常還可以給新生兒黃疸的寶寶吃些醋、綠豆、赤小豆、草莓等食物,經(jīng)常學做一些健康美味的菜肴。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