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寶媽們的關注,而新生兒黃疸在他們的身邊也是多發的一種,我們應當清楚的了解新生兒黃疸的知識,要將此病的癥狀表現認識透徹才可以,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新生兒黃疸發作的癥狀表現。
新生兒黃疸的癥狀
一、正常新生兒出生后2—3天即有黃疸出現。表現為面部、軀干及四肢的輕度黃染,一周內消退。這就是生理性黃疸,能不治自愈。有的黃疸很輕微,不仔細觀察,甚至看都看不出。有的黃疸很深,持續時間也長,半個月或二十余天不等,表現出黃疸滯留現象。以早產兒或有頭顱血腫的及有過窒息史的新生兒為多見。但只要吃奶好,精神無異常,大小便正常,而且黃疸日漸變淡,這也屬生理性黃疸范圍,不必驚慌。
二、若孩子一出生即有黃疸,并且迅速加深,口唇粘膜卻很蒼白,呼吸心跳都特別急促,這是由于母子血液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癥,需急速送醫院搶救。生后一周或數周后出現黃疸,進行性或間歇性加深,伴有發熱,面色青灰,不吃奶、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可能身體某一部分有細菌感染,得了新生兒敗血癥。
三、初生時無黃疸,生后1—2周或更長一些時間出現黃疸,進行性加深,吃奶尚好,如初生幾天大便還呈淡黃,但隨著黃疸的加深,糞便逐漸變為白色呈陶土樣,這是一種阻塞性黃疸。需送醫院詳細檢查,可能有先天性膽道閉鎖。
四、病理性新生兒黃疸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比如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治療不及時隨后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癥狀。部分患兒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后遺癥。
預防新生兒黃疸的措施
合理飲食: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后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并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提前預防,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嬰兒出生后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注意觀察,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做好病室空氣消毒,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定期做檢查:夫妻雙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親血型為O,父親血型為A、B或AB),或者母親RH血型呈陰性,應定期做有關血清學和羊水檢查,并在嚴密監護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兒溶血癥的發生。預防嚴重高膽紅素血癥,重要的環節就是生后對黃疸的監測和出院后有效的隨訪,對于在醫院分娩出生的嬰兒,大多數醫院能夠做到對黃疸的常規監測。目前發現嚴重高膽紅素血癥的病例常為出院后未進行適時、有效的隨訪,在目前大多數父母對新生兒黃疸的認識和知識較缺乏的情況下,各級醫療機構應進行新生兒黃疸知識宣教,普及黃疸相關常識,例如:如何辨別皮膚黃疸的輕重,達到什么程度需要到醫院隨訪等等。如果對黃疸監測和隨訪工作能夠做好,嚴重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以及其引起的核黃疸和神經系后遺癥絕大數是可預防的。
認識這些內容之后,我們了解到了新生兒黃疸的主要癥狀是什么了,黃疸讓寶寶的皮膚顏色發黃,并且對于他們的健康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危害,所以說大家要警惕新生兒黃疸的知識,我們應當將此病的癥狀重視起來,平時還要做好此病的預防工作。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