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 實驗室常規檢查正常,驚厥反復、長時間發作可致低氧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等。
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血生化檢查(血鈣、血糖、電解質及其他生化物質等)、腦脊液檢查、先天性遺傳及代謝疾病血液與尿液篩查試驗,神經免疫功能檢查,染色體分析和基因定位檢查、皮膚及肌肉活體組織檢查等。
1.EEG特征
(1)強直-陣攣性發作:EEG特征表現為背景活動正?;蚍翘禺愋援惓#l作間期異常波在兩半球可見棘波、尖波、棘慢波、多棘波等;發作期EEG強直期以10~20Hz節律性棘波發放開始,波幅漸高而頻率漸慢;發作結束后可見彌漫性慢波活動,逐漸恢復背景活動。
(2)全身性粗大肌陣攣:EEG表現為高波幅多棘慢波爆發,或突然廣泛低電壓。
(3)散在游走性肌陣攣:EEG為持續性彌漫性慢波多灶性棘波、尖波。
(4)失張力發作:EEG發作間期和發作期可表現為全導棘慢波或多棘慢波發放;發作期還可表現為低波幅或高波幅快活動和彌漫性低電壓。
(5)嬰兒痙攣:EEG表現為“高度失律”,正常節律消失,各導聯見到不規則、雜亂、不對稱、高波幅慢波、棘波、尖波、多棘慢波。
(6)嬰兒良性肌陣攣癲癇:肌陣攣發作時伴有EEG異常放電,表現為彌漫性棘慢波或多棘慢波。
(7)具有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大部分病兒EEG背景活動正常,在中央區或中央顳區出現棘波或尖波,隨后為一低波幅慢波,可單獨出現或成簇出現。
2.腦電圖
(1)良性新生兒驚厥:在發作間期常可見尖型θ波。
(2)小嬰兒癲癇性腦病伴暴發抑制:腦電圖表現為“暴發-抑制”特征性改變。
(3)早期肌陣攣腦病:腦電圖也表現為“暴發-抑制”,和大田原綜合征不同之處是本病暴發-抑制圖形在睡眠時明顯,有時見不到。
(4)嬰兒良性肌陣攣癲癇:清醒時若無臨床發作,腦電圖常無異常放電,在嗜睡及困倦時和睡眠早期階段容易出現異常。
(5)具有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異常放電在入睡后增加,大約30%病兒僅在入睡后出現,當疑為本癥的患兒,如清醒時腦電圖正常,應做睡眠腦電圖以明確診斷。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