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每年有120萬人患乳癌,50萬人因此而失去生命,女性惡性腫瘤占城市中第一位,農村中占第二位。美國女性一生中1/10患乳癌。 徐州市中醫院中醫乳腺外科王海青
80年代人們在現代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下,影像技術的發展使早期乳癌取得診斷,傳統的Halsted手術受到質疑,乳癌早期診斷病例不斷增多。時代呼喚保乳術。在要求治療乳癌的同時,特別注重手術后的生活質量的提高。Fishier為代表的醫生提出乳癌新生物學觀點,乳癌自始至終是一個全身性疾病;早期存在著隱匿性轉移,局部手術范圍不能改變疾病進程,腋淋巴結狀態反映疾病與分期,無屏障作用,不同術式對生存率無影響,局部復發有時是血行擴散的局部表現。 Fishier的觀點為保乳術奠定了理論基礎。
改變一個原則,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改變為有效治療方法為主的綜合治療。由最大的耐受治療轉變最小的有效治療。 乳癌的保乳術在美國達全部乳癌手術的50%,新加坡>70%,日本30%,我國<< strong="">10%。 乳癌保乳術的治療效果:10年保乳生存率70%,全乳切除為77%,20年生存率分別58.3%、58.8%。
乳癌治療的觀念 l1、重視局部治療更重視全身治療。 l2、手術治療不能盲目擴大手術范圍也不能違背原則的縮小手術 范圍,進行個體化設計。 l3、力爭傷口第一期愈合,以利術后綜合治療。 l4、重視術后治療包括積極化療、內分泌治療及免疫輔助治療。 l5、既要規范切除癌灶,也要注重保留術后生活質量美觀及功能。 l6、切除淋巴結目的是了解腋窩淋巴結是否受累及明確分期,為術后選擇治療依據。
規范保乳手術的幾個問題: l1、嚴格手術的適應癥: I期或II期乳癌腫塊≤ 3cm腋下淋巴結0-1級,> 4cm時先行輔助化療;癌灶不在乳頭、乳暈區;評估乳房大小,切除后殘乳有足夠容量。 l2、乳腺切口 l有作者對乳腺手術進行研究:對疤痕的寬度、演變、知覺、美容的要求進行研究;順張力方向切口優于垂直切口,通常推薦腫塊切除及腋下淋巴清掃兩個切口,分別根據腫瘤部位設計乳暈平行、弧形切口。 l3、切緣距瘤緣距離 l多家報告不一,有1cm,也有2cm,及時進行快速切片對切緣陽性時應作補切,幾次切緣陽性應放棄保乳手術。4、腋窩淋巴清掃范圍,根據Berg的意見腋淋巴有三個水平。腋淋巴結清掃水平在1―2水平,即背闊肌達胸小肌內緣范圍內淋巴結。 l術中要行前哨淋巴結的活檢,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活檢陰性單純行保乳術,活檢陽性要行保乳加腋窩淋巴結清掃術。 l5、殘乳的處理與引流 l局部處理方法有階梯狀對縫疊起縫合或者不縫合,我們一般不放引流。 l6、術后放射治療 l手術后盡早放療,常于術后三周開始放療。 l全乳放療劑量4500---5000CGY l病灶區放療劑量1000CGY l保乳術后加放療,局部復發率下降70%其10年局部復發率為7.7%,不加放療局部復發率22%。 l7、化療及內分泌治療: l保乳術后我們常規在放射治療后作化療對ER、PR陽性者應用內分泌治療。 l7、化療及內分泌治療: l保乳術后我們常規在放射治療后作化療對ER、PR陽性者應用內分泌治療。 l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