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手術治療是乳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術后輔助化療、內分泌治療、術前新輔助治療的合理應用,顯著提高了可手術乳腺癌患者治療效果。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復發或對常規治療耐藥。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腫瘤分子靶向藥物逐漸成為腫瘤治療的熱點。目前,在乳腺癌治療領域已有一些分子靶向藥物成功地應用于臨床或進入臨床試驗。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專科汪波
1. 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商品名Herceptin,赫賽汀)
曲妥珠單抗是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該抗體是第一個用于臨床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主要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陽性乳腺癌,其作用機制是與HER2受體細胞外區結合后阻礙HER2受體二聚體化,抑制信號傳導系統的激活,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同時,曲妥珠單抗在人體內誘導腫瘤細胞的抗體介導的細胞毒效應。
最近報道的4項大規模、多中心、隨機化臨床研究顯示,曲妥珠單抗可明顯降低早期乳腺癌復發風險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且不同亞型的HER2陽性患者均能獲益。因此,曲妥珠單抗已經成為早期HER2陽性乳腺癌標準輔助治療的一部分。曲妥珠單抗與鉑類、多西紫杉醇、長春瑞濱有協同作用,與阿霉素、紫杉醇、環磷酰胺有疊加作用。含曲妥珠單抗的聯合化療方案有:蒽環類序貫紫杉醇聯合曲妥珠單抗方案,標準化療后單用曲妥珠單抗方案,多西紫杉醇、卡鉑聯合曲妥珠單抗方案等。對于接受術前新輔助化療的HER2陽性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也可以考慮聯合曲妥珠單抗以能提高病理完全緩解率(pCR)。此外,曲妥珠單抗單藥一線治療可為HER2陽性復發轉移乳腺癌患者提供最大生存獲益。
曲妥珠單抗作為單藥或與化療聯合的推薦劑量一般為初始劑量4mg/kg,90分鐘內靜脈輸注,然后每周維持劑量2mg/kg,標準療程為1年。曲妥珠單抗主要的不良反應為心臟毒性,但嚴重程度較輕且較易逆轉。臨床上,不宜與蒽環類藥物同時使用。用藥前,須行超聲心動圖評估左心室射血分數,用藥期間應每3個月監測心功能。其它的不良反應包括:發熱、寒戰、腹痛、無力、胸痛、頭痛、腹瀉、嘔吐等。
雖然曲妥珠單抗治療費用較高,但同時治療效益也更好。故認為,曲妥珠單抗治療組與觀察組相比具有較優的成本-效益。
2. 拉帕替尼(Lapatinib,商品名Tykerb)
拉帕替尼是一個口服的、可逆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以同時抑制腫瘤細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HER1)和HER2的酪氨酸磷酸化,療效明顯優于僅抑制其中一個靶點的藥物。該藥是繼曲妥珠單抗后的第2個批準上市用于乳腺癌的分子靶向藥物,主要治療晚期乳腺癌。
血腦屏障的存在使臨床常用化療藥物以及曲妥珠單抗等分子靶向治療藥物難以進入,極低的顱內血藥濃度使腫瘤細胞有了“避難所”。拉帕替尼為小分子,可通過血腦屏障,因此可用于治療乳腺癌腦轉移。
拉帕替尼與曲妥珠單抗無交叉耐藥,,對曲妥珠單抗耐藥的乳腺癌仍然可能有效。拉帕替尼和卡培他濱聯用于進展期、HER2陽性,使用過蒽環類、紫杉類和曲妥珠單抗等藥物的乳腺癌患者。在推薦的21天療程里,每天口服250mg,前14天每天配合服用卡培他濱。該藥的耐受性較好,主要的不良反應為腹瀉和皮疹。少部分病人報道出現可逆的心臟損害。
3.貝伐單抗(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阿瓦斯丁)
1971 年Folkman首次提出“腫瘤生長依賴于血管生成”的概念。貝伐單抗是一種重組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通過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競爭性結合VEGF受體,阻斷VEGF介導的生物活性,從而抑制內皮細胞的有絲分裂,減少腫瘤新生血管形成,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它是第一個批準上市的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藥物。貝伐單抗作為血管生成抑制劑,本身沒有直接殺滅腫瘤的作用,只是通過破壞腫瘤血管形成來間接地殺死腫瘤,因此臨床多將貝伐單抗與化療藥物紫杉醇、卡培他濱聯合應用治療乳腺癌。貝伐單抗一般為2或3周靜脈輸注一次,直至疾病進展。最常見不良反應為:皮疹、腹瀉、高血壓、血栓形成、蛋白尿等。
乳腺癌靶向藥物治療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改變了傳統治療的模式和機理,所以更專業。但是需要強調:突破的同時不是代替。不要以為有了分子靶向藥物以后,傳統的化療就沒有用了,不需要了。最好的治療策略是,應該在標準傳統治療基礎上發揮新藥的優勢。很多靶向藥物都需要跟化療聯合使用,也就是通過化療先殺滅一些腫瘤細胞,然后用靶向藥物抑制腫瘤細胞。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