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見癥狀,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頻繁劇烈的咳嗽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會活動造成嚴重的影響。臨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廣,特別是胸部影像學檢查無明顯異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類患者最易被臨床醫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長期被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無效,或者因診斷不清而反復進行各種檢查,不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隨著人們對咳嗽的關注,歐美國家近20年對咳嗽原因及其治療進行了多方面研究,基本明確了慢性咳嗽的常見病因,近年來先后制定了咳嗽相關的診治指南。
我國近年也開展了有關咳嗽病因診治的臨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結果。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國急、慢性咳嗽的診斷和治療,加強咳嗽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組織相關專家,參考國內、外有關咳嗽的臨床研究結果,共同制定了《咳嗽的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以期對不同類型的咳嗽進行科學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
咳嗽通常按時間分為3類: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時間<3周,亞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
1.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見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氣管炎、急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等。
2.亞急性咳嗽:最常見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稱感染后咳嗽)、細菌性鼻竇炎、哮喘等。
3.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較多,通常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初查X線胸片有明確病變者,如肺炎、肺結核、肺癌等。另一類為X線胸片無明顯異常,以咳嗽為主或惟一癥狀者,即通常所說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簡稱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為:咳嗽變異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這些原因占了呼吸內科門診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他病因較少見,但涉及面廣,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內膜結核、變應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
急性咳嗽的診斷與治療
急性咳嗽的病因相對簡單,最常見的病因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的咳嗽常與鼻后滴流有關。當健康成人具備以下4條標準時,可以診斷為普通感冒:
(1)鼻部相關癥狀(如流涕、打噴嚏、鼻塞和鼻后滴流),伴或不伴發熱。
(2)流淚。
(3)咽喉部有刺激感或不適。
(4)胸部體格檢查正常。
普通感冒的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一般無需用抗菌藥物。
(1)減充血劑:偽麻黃堿等。
(2)退熱藥物:解熱鎮痛藥類。
(3)抗過敏藥:第一代抗組胺藥。
(4)止咳藥物:中樞性鎮咳藥、中成藥等。臨床上通常采用上述藥物的復方制劑,首選第一代抗組胺藥+偽麻黃堿治療,可有效緩解打噴嚏、鼻塞等癥狀??人悦黠@者選用中樞性鎮咳藥,如右美沙芬或可待因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