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獲得性肺炎概述,細菌是醫院獲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簡稱醫院內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最常見的病原,占90%以上,真菌、病毒及其他病原體較少見。三分之一為混合感染。3%~26%NP由金葡菌引起。
醫院內肺炎鏈球菌肺炎已明顯減少,70年代約占31%,近年則降至不足3%。腸球菌肺炎少見,但病情多較嚴重,耐藥率高、治療困難。
革蘭陰性桿菌(GNB)占NP病原的50%~80%,主要為腸桿菌科細菌和非發酵菌。腸桿菌科中以肺炎桿菌和大腸桿菌為常見,但分離率有下降趨勢;陰溝桿菌耐藥率極高,近年發病增加,甚至成為ICU的重要流行株;沙雷菌可污染呼吸器械導致NP暴發流行。
非發酵菌中,綠膿桿菌引起的NP約占10%~35%,多見于慢阻肺、人工氣道機械通氣或免疫功能損害患者,已成為NP首位常見病原菌;洋蔥假單胞菌、惡臭假單胞菌和不動桿菌的毒力不如綠膿桿菌,主要引起免疫抑制患者肺炎。以往認為NP中流感桿菌少見,但近年報導氣管插管后48~96小時內常發生該菌引起肺炎。軍團菌肺炎多為散發病例,國內其發病統計資料較少。厭氧菌所致的NP少見,但個別報告高達35%。
我國普通人群結核感染率較高而結核發病的潛伏期又相當之長,住院期間發生的肺結核常很難斷定為醫院感染。0%~5%的NP由真菌引起,以念珠菌最為常見,約占80%以上,其次為曲菌和毛霉菌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A可引起NP暴發流行,多見于嬰幼兒病房。
以上是醫院獲得性肺炎概述,成人散發病例中以巨細胞病毒為重要,常伴免疫抑制。卡氏肺孢子蟲感染少見,幾乎均發生于AIDS和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患者。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