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臨床主要癥狀為發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難等。幼兒性肺炎,癥狀常不明顯,可有輕微咳嗽。細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療,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輕,抗生素治療無效。
為預防肺炎,應著重注意下列措施:
1.加強護理和體格鍛煉 防止佝僂病及營養不良是預防重癥肺炎的關鍵。提倡母乳喂養,及時增添輔食,培養良好的飲食及衛生習慣,多曬太陽。從小鍛煉體格,提高機體耐寒能力。室溫不宜過高或過低。隨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
2.避免感染 盡可能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對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應用免疫抑制藥的嬰兒更要注意。
3.預防并發癥和繼發感染 積極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等疾病。已患肺炎的嬰幼兒,應積極預防可能發生的嚴重并發癥,如膿胸、膿氣胸等。病房應注意空氣消毒,預防交叉感染。
4.接種疫苗 Hib疫苗的廣泛接種,可有效預防Hib所致肺炎。肺炎鏈球菌多糖疫苗對健康兒童可有效地預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但在嬰兒缺乏免疫性。如結合載體蛋白形成復合疫苗,則可起效。肺炎支原體滅活疫苗及減毒活疫苗的應用正處于研究階段。
5.藥物性預防 在高危人群中應用紅霉素作為肺炎支原體、百日咳等感染的預防。卡氏肺囊蟲肺炎高危兒應用磺胺甲基異f唑(SMZ)加甲氧芐嘧(TMP)預防性口服,可顯著減少其發生率。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