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防己是一味中藥,很多人對這味中藥并不熟悉,它屬防己科植物,是木質大藤本,質地厚重,通常人們在秋季采挖,洗凈曬干后就可以入藥,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那么漢防己它有什么功效作用,它的食用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使用禁忌,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將為大家介紹漢防己的功效與作用。
漢防己簡介
為防己科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產地: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均為野生。有祛風濕,止痛,利水的功效。防己分為漢防己和木防己,漢防己利水消腫作用較強,木防己祛風止痛作用較好。防己苦寒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損傷胃氣。食欲不振及陰虛無濕熱者忌用。
漢防己的功效與作用
1、鎮痛。其煎劑和流浸膏具有一定鎮痛作用,但劑量增大后鎮痛作用反而減弱。
2、解熱。作用較緩弱。
3、消炎。對大白鼠實驗性關節炎,有一定程度的消炎作用。
4、肌肉松弛。動物實驗證實有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可作為輔助麻醉的肌肉松弛劑用。
5、利尿。作用明顯,可使尿量增加47%。
此外,動物實驗還觀察到有抗過敏性休克和降低血壓的作用。又體外試驗對痢疾桿菌有抗菌作用。
食用方法
防己地黃湯功效:滋陰涼血,祛風通絡,主治風入心經,陰虛血熱,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脈浮;或血虛風勝,手足蠕動,舌紅少苔,脈虛神倦,陰虛風濕化熱,肌膚紅斑疼痛,狀如游火。現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癔病、癲癇等證屬陰虛熱伏者。
組成:防己7.5克、桂枝22.5克、防風22.5克、甘草7.5克
用法:上四味藥,以酒200毫升,漬12小時,絞取汁;用生地黃1千克熬煮,蒸1小時,絞取汁;以銅器將上二種藥汁和勻,分二次服。
方論:方中重用生地黃滋補真陰,涼血養血為君;防己善搜經絡風濕,兼可清熱為臣;防風、桂枝調和營衛,解肌疏風為佐;甘草調補脾胃,和協諸藥為使。配合成方,共奏滋陰涼血,祛風通絡之功。 來源:《金匱要略》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