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以來,隨著空氣質量的下降,大氣中的灰塵增加還有霧霾的頻發,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擁有呼吸系統的疾病;咳嗽還有肺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每年一到冬天開始供暖氣的時候,大街上隨處都可以見到咳嗽吐痰的人,成為了一種常態,今天就要介紹一種用來之間咳嗽平喘的中藥材,名字就叫蔓荊子,一起來看中藥蔓荊子的功效有什么?
蔓荊子用于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于頭風頭痛病癥,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蔓荊子落葉灌木,高約3m。幼枝四方形,密被細絨毛;老枝圓形,無毛蔓荊子-原植物。葉對生,倒卵形,長2~5cm,寬1~3cm,先端圓形,下面密生灰白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形,5齒裂,外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子房4室,密生腺點,柱頭2裂,花期7月,果期9月。
蔓荊子又名蔓荊實、荊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果實,每年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去凈雜質,曬干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苦辛,入肝、胃、膀胱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用于治療風熱感冒、頭痛、偏頭痛、齒痛、赤眼、目晴內痛、昏暗多淚、濕痹拘攣等。《藥品化義》載:“蔓荊子,能疏風、涼血、利竅,凡太陽頭痛,及偏頭風、腦鳴、目淚、目昏,皆血熱風淫所致,以此涼之,取其氣薄主升……為肝經勝藥。”市場上有以無患子科植物倒地鈴的干燥種子冒充蔓荊子,使用時注意鑒別。
治療慢性氣管炎:用銀白楊葉制成不同劑型于不同季節共觀察1115例,平均有效率在88%左右,顯效率為52%左右。對咳、痰、喘均有療效,但平喘作用稍差;生效時間多在服藥后3~5天。對虛寒型療效較好,肺燥型次之,痰熱型較差。療程長者療效較高。病程越短療效越好。劑型及用法:一1:2糖漿劑一日服3次,每次10毫升。二注射劑一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1毫升(含生藥2克)。三浸膏丸一每次10粒,日服3次(每日總量相當生藥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