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蟲是為數不多的可以用來泡酒的昆蟲之一了,日常生活中如果見到了它,那么可能會把女生嚇得花容失色;九香蟲是一種黑色的小蟲子,有翅膀而且頭上還有兩個觸角,跟我們常見的大多數蟲子還是很像的,一般不容易識別;九香蟲是一味中藥,在市面上的大多數中藥房都有出售,但是很多人還不太了解它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那么就一起來看中藥九香蟲作用是什么呢?
九香蟲,即半翅目,異翅亞目,蝽科的瓜黑蝽。是一種會飛的青黑色昆蟲,指甲般大小,狀如水龜。春夏季節,爬在農作物的莖葉上吸食漿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種奇臭難聞的氣體,使人避而遠之,因而落個臭板蟲,屁巴蟲或打屁蟲的臭名。屁巴蟲含有九香蟲油,一經炒熟之后,即是一種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藥用美食,因此,它又贏得了九香蟲的美稱。至冬伏于石下,至驚蟄后即飛出,不可用矣。《中藥大辭典》載:九香蟲對于神經性胃病,精神憂郁而致的心口痛,脾腎陽虛的腰膝酸軟乏力、陽萎、遺尿等癥有顯著療效。所以李時珍說它:咸溫無毒,理氣止痛,溫中壯陽,“久服益人”,“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
主治膈脘滯氣,脾腎虧損,元陽不足。用九香蟲一兩(半生焙),車前子(微炒)、陳桔皮各四錢,白術(焙)五錢,杜仲(酥炙)八錢,人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錢五分,以鹽開水或鹽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用于胸隔間氣滯,脾腎虧損,陽疾:將九香蟲30克(半生半熟)、車前子12克(微妙)、陳皮12克、白術15克、杜仲25克(酥炙)研為細末,煉蜜九,空腹服。用于胸院脅痛:將九香蟲卵克。炙全蝎60克研末,煉密九,日服2次。
九香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并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作用。利膈間滯氣,助肝腎虧損:九香蟲一兩(半生半熟),車前子四錢(微炒),陳皮四錢,(0張)白術五錢,杜仲八錢(酥炙)。上為細未,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錢五分,鹽白湯或鹽酒送下,空心服,臨臥仍服一次。通過以上介紹,對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好了解,因此選擇它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尤其是對它不了解的時候,那使用的過程中,也是要按照醫生建議進行,而且對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是要立即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