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重陽節的那一天,在很多的地方都有登高望遠懷念親人的習俗,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項活動就是插茱萸;茱萸這種植物在我們那里并不是很常見,甚至在我的前十幾年里都不知道長什么樣子,后來才知道茱萸其實是一種對人體很好的藥材,山茱萸含有很多人體必備的營養物質,對老人和孩子都有很好的作用,適量的服用可以增強免疫力,有人很好奇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什么?
山茱萸,別名藥棗、萸肉、棗皮。屬山茱萸科山茱萸屬植物。主產于浙江。分布于安徽、陜西、河南、山東、四川等省。伏牛山區、天日山區和秦嶺分布較集中。垂直分布范圍250~1300米,但以海拔600~900米之間的生長發育最好。果肉內含有16種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體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較強的皂甙原糖、多糖、蘋果酸、酒石酸、酚類、樹脂、鞣質和維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澀,具有滋補、健胃、利尿、補肝腎,益氣血等功效。主治血壓高、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月經過多等癥。
取山茱萸適量,加黃酒攪拌悶潤30min,按一定條件置熱壓滅菌柜中蒸制后放入烘箱內,60℃烘8h測定其中熊果酸的含量,采用比色法對外觀性狀進行評測,并對烘干過程中的水份數據變化進行綜合分析,找出合理可行的蒸制、烘干條件。結果采用熱壓滅菌柜酒蒸制山茱萸,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外觀性狀可達傳統酒蒸法的要求,熊果酸含量測定與傳統酒蒸法比相差不大。[結論]采用熱壓滅菌柜酒蒸制山茱萸是一種較理想的方法,并具備工業化應用的可行性。
山茱萸產地加工主要是去核和干燥。去核方法有3種:水煮、蒸法、烘法。整體山茱萸加工分為采摘、水煮、機制、烘干等四道加工程序,同時,水煮和烘干多用木柴。由于產區食用菌的發展,產區勞動力的日工值越來越高,及勞動力外出打工,使得山萸肉的生產成本也隨之越來越高。而且近幾年主產地河南西峽一帶農民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與山萸肉相比,種植食用菌產值高(畝產值在萬元以上),采摘加工方便,深受農民喜愛,同時食用菌和山茱萸的采摘時間重疊,其成熟采摘期間,適逢香菇采收旺季,相比較之下,山萸肉的價格決定了其采收力度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