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難逢的假期了,辛苦的工作日之后小編又開始了輕松愉快的戶外假期之旅。小編我思來想去還是選擇跟著旅行團走戶外爬山這一運動,既可以親近自然同時又可以呼吸清新自然的戶外空氣,享受深林氧吧的愜意,不可多得的一項選擇。不過,這一次小編又有了一個新奇的發現,讓小編驚喜不已。小編遇到的是一種很奇特的紫色的植物。小編現在立刻和大家進行分享紫花前胡。
紫花前胡為傘形科植物紫花前胡.的干燥根。秋、冬二季地上部分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曬干。其性狀多呈不規則圓柱形、圓錐形或紡錘形,主根較細,有少數支根,長3~15cm,直徑0.8~1.7cm。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根頭部偶有殘留莖基和膜狀葉鞘殘基,有淺直細縱皺紋,可見灰白色橫向皮孔樣突起和點狀須根痕。質硬,斷面類白色,皮部較窄,散有少數黃色油點。氣芳香,味微苦、辛。
紫花前胡功能主治:宣散風熱,下氣,消痰。治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別錄》:"主療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實,下氣。治傷寒寒熱,推陳致新,明目益精。"《藥性論》:"去熱實,下氣,主時氣內外俱熱,單煮服佳。"《日華子本草》:"治一切勞,下一切氣,止嗽,破癥結,開胃下食,通五臟,主霍亂轉筋,骨節煩悶,反胃,嘔逆,氣喘,安胎,小兒一切疳氣。"《滇南本草》:"解散傷風傷寒,發汗要藥,止咳嗽,升降肝氣,明目退翳,出內外之痰。"《綱目》:"清肺熱,化痰熱,散風邪。"
紫花前胡的選方:
①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時有煩熱:前胡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半(去心),貝母一兩(煨微黃),桑根白皮一兩(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前胡散)
②治肺熱咳嗽,痰壅,氣喘不安:前胡(去蘆頭)一兩半,貝母(去心)、白前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枳殼(去瓤、麩炒)一兩,芍藥(亦者)、麻黃(去根節)各一兩半,大黃(蒸)一兩。上八味,細切,如麻豆。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溫服,日二。(《圣濟總錄》前胡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