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黃是什么?提到硫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生活中它的出現頻率還是挺高的,其屬于一種中藥材,但是人們對它的了解并不多,那么,硫黃究竟是什么呢?硫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專家為大家詳細的介紹硫黃是什么、硫黃的功效與作用、硫黃的藥用價值、硫黃的用法與用量等。
硫黃是什么?
硫黃,中藥名。本品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熱熔化,除去雜質;或用含硫礦物經加工制得。
本品呈不規則塊狀。黃色或略呈綠黃色。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澤,常有多數小孔。用手握緊置于耳旁,可聞輕微的爆裂聲。體輕,質松,易碎,斷面常呈針狀結晶形。有特異的臭氣,味淡。
硫黃的功效與作用
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外治用于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于陽痿足冷,虛喘冷哮,虛寒便秘。
1、《本經》: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
2、《別錄》:療心腹積聚,邪氣,冷癬在脅,咳逆上氣,腳冷疼弱無力,及鼻衄惡瘡,下部匿瘡,止血,殺疥蟲。
3、《藥性論》:除冷風,頑痹。生用治疥癬及療寒熱咳逆,煉服主虛損泄精。
4、《海藥本草》:主遺精痔漏,老人風秘等。
5、《日華子本草》:殺腹臟蟲。
6、《綱目》:主虛寒久痢滑泄,霍亂,補命門不足,陽氣暴絕,陰毒傷寒,小兒慢驚。
7、《綱目拾遺》:天生磺,治膈癥。舶上硫黃,滅斑,殺蟲,治瘡通血,止瀉痢。
硫黃的藥用價值
1、治脾虛下白,脾胃虛冷,停水滯氣,凝成白涕下出:舶上硫黃一兩(研末),炒面一分。同研,滴冷熱水丸梧子大。每米湯下五十丸。(《楊氏護命方》)
2、治水瀉不止,傷冷虛極:硫黃一兩。研細,先熔黃蠟,入硫黃末打勻,丸如梧桐子大,每履五丸,新汲水下,(《圣濟總錄》黃蠟丸)
3、治胃氣,冷痛尤效:元胡索、胡椒、五靈脂、白豆蔻各五錢,硫黃一兩,木香(切片、曬干)二錢五分。研細末,拌勻收貯,體壯者服一分,弱者八厘,老人幼童五厘,取溫燒酒半小盅調服,待次日,吃稀米湯,至五日后方可吃干飯。孕婦忌服。(《經驗廣集》剪根丸)
4、治一切干濕癬:石硫黃半錢,風化石灰半兩,鉛丹二錢,膩粉一錢。同研如粉,用生油調,先以布揩破癬涂之。未涂藥間,煎蔥白、甘草湯淋洗,如換時亦依此。(《圣濟總錄》如圣散)
5、治癘風:硫黃末,酒調少許,飲汁,或加大楓子油更好。(《仁齋直指方》)
6、治疬瘍風病,白色成片:以布拭醋,磨硫黃、附子涂之,或硫黃、白礬擦之。(《姚僧坦集驗方》)
7、治陰生濕皰瘡:石硫黃,研如粉,敷瘡上,日三度。(《梅師集驗方》)
8、治咳逆打呃:硫黃,燒煙熏之。(《醫方摘要》)
9、治酒皶赤鼻:舶上硫黃、雞心檳榔等分,片腦少許。為末,絹包,日日擦之,加蓖麻油更妙。(《瑞竹堂經驗方》)
10、治耳聾:硫黃、雄黃各等分。為末,綿裹納耳中。(《千金方》)
硫黃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入丸、散,1.5-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油調敷;或燒煙熏。
硫黃的副作用
1、本品有毒,內服宜用制品,不宜多服、久服。
2、陰虛火旺患者及孕婦禁用。
3、不宜與芒硝同用。
以上就是一些硫黃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