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缺乏和補充?
大家可提前記錄3~7天的飲食日記,請醫生分析診斷缺乏哪些維生素。除了身高、體重、皮褶厚度以及一些生化檢查外,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建議特別注意以下13個方面的情況,即頭發、面色、眼、唇、舌、齒、齦、面(浮腫)、皮膚、指甲、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
如果需要服用維生素應注意什么?
最好飯后服用。對于水溶性維生素(如葉酸,維生素B、C),主要在人體小腸內吸收。飯前服用,很快會經過胃,進入小腸,從而導致不能完全被人體吸收利用;飯后服用,由于有其他食物,通過胃腸的速度就會變得緩慢,能被人體慢慢吸收,吸收利用率更高。對于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必須溶于脂肪類食物才能被吸收,如果空腹服用的話,不能溶解,就沒法被吸收。
此外,服用維生素還應避免藥物相互作用。比如,維生素C不宜與維生素B12同用,維生素C會破壞維生素B12,同時還會增加鐵劑的吸收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B1與氨茶堿、口服避孕藥同服,會降低它們的藥效。服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及阿司匹林等酶促藥物期間,不要服用葉酸。
(中日友好醫院營養科 石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