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人已經出現上述癥狀,一定需要到醫院專科就診嗎?自己掏掏耳朵行嗎?由于耳道長約2.5-3.5cm,深部的鼓膜非常菲薄,自行掏耳,稍有不慎就會有損傷鼓膜導致穿孔甚至感染的風險,因此建議還是及時到醫院找專業醫師幫忙檢查及處理更佳。再者,有時候外耳道耵聹并發感染時腫脹明顯,會產生劇烈疼痛,更應該及時就診,避免病情加重甚至導致繼發中耳炎等并發癥。另外,還有一些類似耵聹栓塞表現但實為膽脂瘤的病例,由于外耳道膽脂瘤具有骨質破壞性,嚴重者會引起中耳乳突炎甚至侵犯面神經導致面癱,更需要耳鼻咽喉專科醫生及時處理才能獲得更好的預后。
預防措施
1、每年體檢的時候,如果看到體檢報告上寫著“耵聹栓塞,建議專科就診”,那就不要猶豫,抽時間去醫院掛個耳鼻咽喉科的號,一般很快就會得到處理。如果耵聹過于堅硬,醫生會開具滴耳液,點藥3天后再復診,沖洗或取出。
2、如果出現單側不明原因的聽力下降、耳鳴、耳悶、耳堵塞感,首先要想到是不是耳屎堵塞造成的,建議還是到醫院找專科醫師處理,而不是自行掏耳。另外,有一些感音神經性耳聾也可通過專業儀器檢查鑒別,及時就診,有益于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獲得更好的效果。
3、小兒耳道狹窄,檢查不易配合,如果出現撓耳、哭鬧等情況,更建議去醫院進一步詳細檢查,千萬不要在家用挖耳勺嘗試掏耳,如果不慎損傷外耳道或鼓膜,將會影響孩子的聽力和健康。
4、建議大家戒掉經常挖耳的習慣:由于正常情況下耵聹都會自行排出,耳毛也具有保護深部耳道,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反復用挖耳勺挖耳,不但會損傷外耳道,也會使耳毛脫落,不利于維持耳道健康的環境。如果外耳勺上附著細菌,甚至會導致耳道感染。更不能在理發店或足療店使用公用工具挖耳,如果皮膚破損,有感染血行傳播傳染病的風險。
看來經常挖耳不利于耳部健康,因此建議大家戒掉經常挖耳的習慣,可到醫院找專業醫師處理,而不是自行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