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北京、江蘇和深圳為代表的以構建醫聯體為切入點的模式
在城市,以三級醫院為龍頭,覆蓋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醫療聯合體;在農村以縣醫院為龍頭,全面推行縣、鄉、村一體化,推動醫聯體內人、財、物、管理、服務“五統一”。通過構建醫聯體,實現區域醫療資源共享。
3、以安徽、四川為代表的以診療病種為抓手的模式
通過以慢性病、多發病、常見病為切入點,制定病種的分級診療指南和管理規范,明確各層級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功能定位、診療目錄、轉診原則、指征、流程以及用藥目錄,建立服務接續機制。
4、以上海、杭州為代表的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基礎的模式
通過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機制,讓居民簽約后可享有健康評估、全程健康管理、優先獲取上級醫院專科資源等多項優惠。明確社區衛生服務基本項目和服務標準,為簽約居民提供有針對性、防治結合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務。
5、以青海、寧夏為代表的以醫保政策引導的模式
通過健全完善醫保差別化支付制度,實行不同醫療機構報銷比例,逐步對慢性病實行按人頭打包付費。合理設定不同等級醫療機構服務價格,拉開不同層級醫院服務價格梯度,激勵醫療機構調整功能定位,引導患者合理選擇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