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多做養生運動,可幫助人體健康過冬。不過,運動雖好,如果沒有選中適合自己的“那杯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成杰輝認為,不同的人體質不同、體能不同,能承受的運動負荷也不一樣,選擇的運動項目也應有所區別。他建議,氣虛體質之人容易氣短、疲勞,可選擇和緩的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鍛煉時宜心神寧靜,呼吸勻長,堅持練習可益氣強身,使氣血調暢。
氣郁體質之人容易心情抑郁,宜選擇伸展型運動,如體操、瑜伽等,可以使心中的郁悶得到宣泄,讓人情緒舒展。
而陰虛體質之人,因為津液不足,陰虛火旺,平時容易口燥咽干、皮膚干燥,可選擇游泳。但這類人不宜進行劇烈的、大強度的運動項目,以免加重陰津耗損。
痰濕體質的朋友身材肥胖、濕氣偏重,宜選擇一定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步走等項目,最好每天堅持1小時以上,盡量運動出汗,讓脂肪充分燃燒而減肥除濕。
濕熱體質之人體內濕熱并重,宜選擇較大強度的運動項目,如打球、跑步等,也要出汗排濕,消耗體內過多的熱量,達到清熱除濕的效果。
秋季健身有“四防”
防運動損傷:因為人的肌肉和韌帶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粘滯性增加,伸展度降低,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下降,鍛煉前若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可因人而異,一般以做到身體發熱為宜。
防受涼感冒:秋日清晨氣溫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熱后,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后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防運動過度: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防秋燥:秋天氣候干燥,溫度較低,是肝氣偏旺、肝氣偏衰的季節,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出血、便秘等癥。對于運動者來說,每次鍛煉后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運動后還要多喝開水,多吃梨、蘋果、乳類、芝麻、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腫痛。如運動時出汗過多,可在開水中加少量食鹽,以維持體內酸堿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