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睡眠對于人類的身體健康的意義不言而喻。就其時間而言,大部分人的睡眠時間就占到一天的三分之一。有很多人想要一個高質量的睡眠,但是卻受著失眠的苦擾。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失眠?科學家最近找出了最新的答案。
據美國《時代周刊》4月5日報道,一組來自中國和歐洲的研究人員對失眠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失眠是如何影響大腦中認知、感情和感知部分的。
研究對比了23名失眠人員和正常睡眠人員的腦部成像結果。研究人員主要關注的是大腦的白質體積。白質體積能夠體現被稱為髓鞘質的一種附在特殊蛋白質上的神經細胞,這種神經細胞能提高細胞間傳送信號的能力。早期的大腦圖像研究表明,失眠人士大腦中特定部分的差異可能是由于缺少髓鞘質所致。
研究人員發現,失眠人員(指有超過一個月時間的睡眠問題,白天困倦以及有睡眠障礙的人)與睡眠正常的人相比,其白質間關聯明顯更少,尤其是控制睡眠和清醒的區域。據推測,這些區域之間的信號干擾現象是由神經元周圍的髓鞘質減少導致的,因此他們之間的活躍度和關聯度降低。
科學家們發現,事實上失眠人員會失去83%也就是5/6的神經徑,這些神經徑大多數位于大腦右側,即控制情感及思考功能和像光感、嗅覺和觸覺這類感知功能的區域。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說明是什么可能導致失眠人員的大腦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