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個省級云醫院平臺在廣東建成,該平臺由廣東省醫院協會、廣東省蕓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推出,預計將極大方便患者看病,提升醫院辦事效率。
據悉,廣東“云醫院”平臺以醫院為核心,打通醫生、藥企、保險、物流等上下游資源,讓患者通過視頻、電話、圖文等方式與醫生進行溝通,實現從線上診療到開具電子 處方,再到網上購藥,最后配送到家的“互聯網+醫療”新模式。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黃力認為,為了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政府和醫院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和舉措。“一是在醫院內部的信息化改造,提高醫院內部的工作效率,規范了數據管理和數據應用;在互聯網上用信息系統給病人提供了很多就醫的方便,如在網絡上、電話上、手機上進行預約掛號等,此外也推出了多樣化的支付方式。”
黃力指出,線上醫生一定要有線下醫院做支撐,因此醫院要改變的是數據及資源上的信息“孤島”。此外,病人也希望看病能像電商一樣足不出戶就可以得到商品,甚至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因此我們把這個概念引入到醫療,就出現了網絡醫院,并由此帶動一個產業鏈的發展。”
對于云醫院的定義,黃力表示,云醫院是以網絡醫院為基礎,診療體制和網絡醫院是一樣的,但最主要是改變了醫患之間的關系。“云醫院實際上兼顧了雙方,既兼顧了病人就醫的方便和需求,又兼顧了醫生對病人的要求。”
而云醫院和網絡醫院又有何不同?黃力表示,云醫院以醫療聯盟的形式出現而非單一的一個醫院來做,這個聯盟打破了醫院間的行政界線,打破了數據之間的隔閡,病人可以在云醫院平臺上有更多的選擇,醫生也可以選擇自己所要的病人。
黃力指出,根據醫生不同的特長,因此應該有個第三方的機制把醫生和病人之間的橋梁建立起來,使病人都能很清晰的在這個平臺上找到最需要的醫生,這就是是云醫院所發揮的作用。
對于互聯網+健康的概念如何具體落到現實,黃力認為首先各級政府應利用好這個平臺促使各級醫院更新觀念,打破壁壘。其次則是標準的制定。“很多病人認為在醫院拿藥一定貴,在藥店拿藥一定不貴,其實不是這樣的。因此各級政府應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對行業要有規范,現在對醫院的藥房管理很嚴格,對醫保的監管卻很松,我覺得這是各級政府要進行規范的。”
黃力認為,醫改不只是強調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看病是一種相互的需求性,真正牽扯到醫改的主體是醫生而非錢的問題。國家真正要做好醫改首先要關注的是醫生,而云醫院要打造的就是把醫生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