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藥物ZMapp曾在埃博拉疫情高峰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產量低是個問題。現在,研究人員在此基礎上改進推出一種雙抗體療法,可治愈感染埃博拉病毒3天的猴子,并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量。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第一作者是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的華人生物學家邱香果,合作者還包括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張伯彥團隊及軍事醫學科學院馮建男團隊。
邱香果告訴新華社記者,之所以使用雙抗體療法有兩個原因,一是ZMapp是由三種抗體組成的藥物,其中一種叫4G7的抗體較難生產,產量遠遠低于其他兩種抗體;二是使用兩種抗體的成本比使用三種抗體更低。
這種雙抗體藥物由在中國倉鼠卵巢細胞內制成的兩種單克隆抗體MIL77-1和MIL77-3組成,這兩種抗體與ZMapp所用的在煙草葉中生產的兩種單克隆抗體2G4和13C6很相似。
研究人員首先評估該藥物對豚鼠的保護效果,結果顯示其療效不差于ZMapp,然后又用它來治療感染埃博拉病毒3天的3只猴子,3只猴子全部被治愈。
邱香果說,這一研究結果“令人興奮”,除了讓治療埃博拉患者的成本降低外,它還有助研制泛埃博拉病毒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