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濫用問題已經成為全球話題。瑞典等北歐國家是目前全球抗生素使用控制最好的區域。3月27日,在瑞典衛生署與倍肯公司合作的“ 2015年數字化醫療衛生裝備新技術新產品討論會”上,中華康網專訪了瑞典衛生署專職顧問Mr.Mats Larson,探討瑞典對控制基層使用抗生素情況的做法經驗。
圖為瑞典衛生署專職顧問Mr.Mats Larson
瑞典:公民健康科普宣傳有效 兩年降下抗生素使用率
中華康網:抗生素濫用的問題已經成為世界難題,那么瑞典在抗生素管理方面做了哪些措施?
Mr.Mats Larson:瑞典現在有一個年度計劃,國家藥品管理戰略,這里面提供一些數據、現狀、目標等等類似的信息。這個東西不僅僅是針對醫護人員的。在整個戰略里面除了醫療這方面有很多人的參與,包括藥物企業、學校、教師幾乎是一個全民參與的行動。
對于抗生素管理來說,我們面臨的問題大家都一樣,一個目標要減少院內感染,有些情況只要一個很簡單的措施就能夠預防,比如洗手就能預防大部分的感染,即使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也不能光做一些演示來告訴大家洗手活動的價值所在,所以用了現有的信息系統來做這樣一個活動。
坦率的說,合理使用抗生素不止要教育醫生,其實對于市民的教育也同樣重要,包括一個家庭中的父母,對他們的教育一樣很重要。我們在抗生素使用的宣傳教育方面,已經進行了15―20年的工作,也得出一些有趣的結論。傳統上來說抗生素的使用一般都是城市比鄉村要用的多。這個不光是醫生的習慣,同時是居民的一些習慣。
2011年在南部包括首都斯德哥爾摩周圍以及南部兩個比較發達的地區,抗生素的使用比較多,這樣引起一個討論,為什么這邊需要這么多的抗生素。有時候可能使用抗生素是正確的,但是大部分時候存在不合理應用的情況,這個是需要一些專業之間的討論。
不過,經過這些宣傳教育工作可以看到情況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只花了兩年時間,到2013年整個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地區對于抗生素的使用率已經差不多了,這也是非常鼓勵的情況。
關于不同年齡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況,如果家里你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發熱了,到醫生那兒去看,很多情況下甚至會主動要求使用抗生素。0―4歲的孩子抗生素使用情況,在90年代抗生素的使用率是相當高的,這些處方抗生素的原因大部分是通過一些臨床的體征比如發熱或者家長要求。經過這些年的工作,對于0―4歲兒童抗生素的使用率顯著下降,跟其它年齡段的抗生素使用率持平。獲得這個成果主要是因為不止是對醫護人員的宣傳,對大眾包括對父母的宣傳,還有一些提供醫療更多的鑒別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手段,對他來說很鼓舞的是其實情況是通過一定的工作是可以改善的。
瑞典也有處方內部點評機制 但沒有懲罰措施
中華康網:我們國家在抗生素濫用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比如在北京一些醫院采取了處方點評或者大處方審核的措施。瑞典在控制抗生素濫用上,藥品處方方面有沒有一些相應措施?
Mr.Mats Larson:雖然說在瑞典財政方面是由各個區域來管的,但是對于質量管理來說是國家層面統一管理的,所以國家會對所有的都有統一的要求,每個區域來說就是按照國家這些管理的要求去執行。
那么對于抗生素來說,對于處方的管理也是有類似于這樣的管理條例,所有的這些處方包括醫生他們在內部也會進行討論和回顧。像醫生們也會定期坐下來,只是醫生內部來回顧這些抗生素在過去一兩個月里面的抗生素處方,為什么要開抗生素,是不是合理,有這樣一個機制。區域內的討論結果當然可能會有爭議或者對某些特殊情況有不同的考量,你也可以跟全國層面大部分的情況做一個比對,看看整個的局面是什么樣的,你可以再回顧一下或者說對于某些情況堅持自己是對的也可以,那看看大家的情況可以說我是不是需要做一些改變,這些討論并沒有說這當中有什么懲罰措施,這個是沒有的。
在20多年前就不是這樣的,每個醫生只有自己的處方記錄,他能夠得到的反饋可能僅僅是從藥房藥師過來你可能這個藥用的不恰當,只是這樣。經過這么多年的改革以后,通過信息系統的引入可以有一個同事之間的共同討論,那么這些信息可以共享,你可以看整個的系統數據來進行總體的評估。